中新經緯1月11日電 (薛宇飛 實習生 李俊浩)近日,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暨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聯合課題組舉辦“直播助力地方非遺傳播傳承”研討會,并與抖音合作發布《非遺地方志——直播打賞助力非遺傳播研究報告》(下稱《報告》)。
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講師何爽在會上表示,直播和直播打賞正不斷拓寬非遺傳播的渠道,是促進非遺“走出去”的重要助力。
何爽認為,“直播平臺創作功能簡潔、使用門檻較低、內容形式多樣和感官體驗豐富等優勢不僅利于非遺走出去,還為非遺保護與活態傳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越來越多人通過抖音了解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2022非遺數據報告》顯示,抖音覆蓋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達99.74%,過去一年,抖音上國家級非遺項目相關視頻播放總數達3726億,獲贊總數為94億。
要用好直播平臺促進地方非遺走出去,何爽建議應從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傳播渠道和傳播受眾四個方面入手。從傳播主體來說,非遺直播應考慮開展組合傳播,豐富直播內容。從傳播內容來說,非遺直播應找準非遺符號背后的文化精髓,充分發揮非遺的內在價值,實現與用戶的深度共鳴。從傳播渠道來說,非遺直播應有機地將直播新媒介與線下傳播形式相結合,不斷拓寬非遺傳播的廣度和深度。從傳播受眾來說,非遺直播應針對受眾展開精準化的內容傳播,充分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最后,何爽指出,直播打賞這一激勵機制,能夠為非遺從業者提供物質與精神的雙重認可。相關從業者應積極借用直播平臺促進地方非遺走出去,以達到理想的文化傳播效果。
據悉,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傳媒大學、海南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山西傳媒學院、湖北大學的多位專家出席會議,并就直播對地方非遺傳播傳承的作用展開討論。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直播正在服務湖南、廣東、河南、安徽等多個省份的地方非遺走出所在地,收獲天南海北觀眾的關注與支持。其中,直播打賞提供的經濟收益與精神激勵,讓非遺從業者在展示技藝中獲得尊重與認同,在傳承路上更有動力。(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薛宇飛:[email protected])(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作為全網首個在抖音平臺上突破4000萬粉絲的美食創作者,穩居平臺第一美食創作者的李子柒在視頻內容上具備其不可替代性。李子柒抖音粉絲破4000萬,憑借的不僅是其持續輸出優質內容的核心能力與對東方美學的理解,也離不開內容創作者與優質平臺間的相互
張家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很多張家界少數民族風情濃郁,非物質文化遺產遺存深厚。2006年,桑植民歌正式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張家界陽戲被評為湖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2011年,被確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
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在濟南隆重啟幕。值得濟南人驕傲的是,中國非遺博覽會是永久落戶濟南的國字號展會,從2010年至今,非遺博覽會已成功舉辦6屆,特色鮮明,活動豐富,成果豐碩。8月25-29日,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主會場將
細數江蘇那些世界級非遺,你知道幾個?江蘇本土出產以及與江蘇有關的江蘇味兒的世界級寶藏竟然有這么多!古琴發展史上的眾多流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發源于江蘇。管平湖、梅曰強、劉少椿等大師也出生在江蘇并長期在江蘇活動,因此,江蘇當之無愧的是古琴藝術的
1、非遺園薈萃了古代文化與現代科技到非遺園旅游,它不僅需要到非遺園旅游我們去保護到非遺園旅游,還需要我們去傳承。2、當到非遺園旅游你漫步于園中,目之所及都是蔥蘢到非遺園旅游的綠意,呼吸間皆為花草的清香,心情和自然就這樣融為一體非遺園區的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