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惠靈頓6月13日電(記者盧懷謙 方華)6月13日是2020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西蘭惠靈頓中國文化中心《云·游中國》欄目相繼在社交媒體平臺推出安徽省、四川省非遺文化瑰寶在線觀賞活動,受到海外網友歡迎。 非遺在線觀賞包括“徽工造物 寫意山水”與“天
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草原上,藝人尕藏扎西(中)和同伴在彈唱格薩爾。新華社記者 陳 斌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積極培養傳承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文化繁榮成為這個時
中新經緯1月11日電 (薛宇飛 實習生李俊浩)近日,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暨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聯合課題組舉辦“直播助力地方非遺傳播傳承”研討會,并與抖音合作發布《非遺地方志——直播打賞助力非遺傳播研究報告》(下稱《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講師曾昕
阜陽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市,資源豐厚,影響深大。阜南柳編特別出名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近期阜陽市歷史文化研究會非遺文化專業委員會程永發主任:發起“傳承非遺文化,弘揚工匠精神,助推中國文化新時代文化進企業活動”。 非文化遺產是最能體現我國勞動人們的智慧體現,非遺
天意文化是以文創輸出、高端收藏、藝術體驗為經營主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總部坐落于北京東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擁有近萬平米的獨立藝術空間,內設文博IP文創館、藝術品鑒定中心、藝術培訓中心、藝術影院等多功能藝術體驗機構。業務板塊涵蓋精美藝術品、文創衍生品、古董鑒藏、高端
轉自:光明日報 本報訊(光明網記者靳鈴涵)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指導,光明日報社主辦,光明網承辦的2022“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于1月14日正式啟動。 ??即日起至2月10日,公眾可通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光明日報社各地記者站、光明日報
關閉觀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載正在加載退出全屏視頻加載失敗,請刷新頁面再試 刷新 視頻詳情 春聯、木版年畫、舞龍舞獅、皮影戲……豐盛的非遺年貨,熱鬧的非遺表演,傳遞出濃濃的年味兒。1月14日(農歷臘月廿三),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在山東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指導,光明日報社主辦,光明網承辦的2022“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今天正式啟動。2017年以來,“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已成功舉辦過五屆。今年的推選宣傳活動將全面總結一年來各地因地因事置宜、創造性開展非遺保護工作的成效和經驗,精準聚焦本
12月29日,2019“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揭曉儀式在京舉辦。活動現場,光明日報和中國文化報聯合發布2019“中國非遺十大年度事件”,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非物質文化遺產并作出重要指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制定頒布、文化和旅游部發布《曲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www.ihchina.cn,以下簡稱“中國非遺網”)經過改版,已于2019年3月21日發布上線。為更加生動、直觀地展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布情況及相關數據,在網站改版過程中,我們委托技術團隊設計制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