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國二十四節氣入選非遺之后,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達39個。那么,最新中國39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下面,好多興趣班小編給大家整理一下。 1.昆曲 入選時間:2001年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劇種。 2.古琴藝術 入選時間:2003年
2003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2屆大會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成為非物質文化保護領域最重要的國際法文件,也是對此前《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公約》的重要補充,于2006年4月生效。中國于2004年8月正式加入該《公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文化和旅游部聯合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非遺里的中國》播出,浙江臺州的刺繡、玉環火山茶、溫嶺剪紙等非遺出鏡。12月31日,央視《啟航2023》跨年晚會開播,這次晚會的錄制放在了黃巖江口的臺州夢創園。臺州這座低調“寶藏”城市,又有哪些獨特的魅
原標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全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擁有“非遺”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書法、昆曲、古琴、篆刻……有哪些中國文化“代表作”,你可曾了解? 1、昆曲 入選時間: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以下簡
原標題:守護非遺文化!2022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發布 12月7日,2022“BMW中國文化之旅”正式發布了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和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編纂、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寶馬
“影戲人間”展出200件陜西非遺皮影 記者 白繼開 攝昨天,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恢復開放。在展館外,運用中國剪紙藝術語言創作的雕塑《中華有魚》驚艷亮相,融入了祥云、彩蝶、中國結等傳統吉祥符號,為新年伊始增添了吉祥喜慶的氛圍。當天,該館一口氣推出
年尾將近,春節也要來了。 面對新春,無論怎樣繁瑣的儀式,怎樣全心全意的心情,都不過分。 樂府詩《孔雀東南飛》的春節,便有“紅羅覆斗帳,四角垂香囊”。 香包里的香氣淺淺淡淡,似果香,更似記憶里外婆蒲扇邊的草本香。 那香徐徐緩緩,將人引到一方庭院—— 只見院里女人
原標題:2022中國非遺面食大會啟幕:讓非遺融入生活 此舉意在加強非遺面食傳統技藝保護與傳承,促進非遺與旅游業深度融合,助力非遺融入現代生活。 劉小紅 攝 中新網太原12月16日電 (劉小紅)16日,2022中國非遺面食大會在山西太原啟幕。此舉意在加強非遺面食
極目新聞記者 夏雨 隨著“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最近的關注焦點之一。除了“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你知道還有哪些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的中國項目?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
8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王晨陽在中宣部“中國這十年”系列發布會上介紹,我國有著深厚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目前,我國已有42個“非遺”項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數量位居世界第一。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饒權表示,截至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