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遙古城平遙古城非遺,位于山西中部平遙縣,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平遙古城非遺的歷史平遙古城。2、不是 平遙位于山西省中部,距太原100公里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古城,
賞非遺盛宴,淘非遺好物,品非遺魅力。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及“非遺在身邊”活動正式啟動。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的項目有182項,位列全國三甲。我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依托這塊富礦,在不斷的技術創新、產
“濃濃晉疆情”2022山西非遺“六進”活動現場。劉小紅攝 中新網昌吉7月20日電(劉小紅)汾水舞帶接天山,絲路攘往連晉疆。19日,“濃濃晉疆情”2022山西非遺“六進”活動在新疆天山腳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此舉意在讓新疆民眾近距離感受山西傳統“非遺”魅力,促進
【解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香文化始終占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山西省晉中市非遺傳承項目禪悅香第五代傳承人錢松濤堅持古法制香十余年,固守匠心,致力于傳承中國香文化。 12月7日,在第四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展館一角,縷縷清香引得眾多民眾駐足,錢松濤忙著向眾人普及香
中新網太原1月15日電(記者 楊杰英)如何讓厚重的歷史變得更活潑有趣、時尚多元?讓非遺文化更好地傳承發展,綻放出時代光彩?正在進行的山西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數字化轉型、多元化傳承、可持續發展成為激發山西非遺文化活力的“關鍵詞”。 絳州鼓樂、晉南嗩吶
1月17日,山西省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關帝廟博物館在校尉營關帝廟推出“清風明月·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展覽”。展覽深入挖掘三晉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清廉文化,依托校尉營關帝廟這座文物建筑,在傳承、延續關公忠義精神和倫理道德品質的同時,揚正氣、樹風氣,用賦有山西
賞非遺盛宴,淘非遺好物,品非遺魅力。 6月11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 山西晚報社承辦的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及 “非遺在身邊”活動啟動儀式 在太原市鐘樓街后廣場舉辦, “非遺購物節”活動同步上線。 活動全程通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 山西晚報全媒
黎侯虎,也稱布老虎,是流行于山西省黎城縣黎侯鎮、停河鋪鄉一帶的民間老虎布藝。 受訪者供圖 (新春走基層)國家級非遺項目“黎侯虎”傳承的虎年契機 中新網長治2月10日電 題:國家級非遺項目“黎侯虎”傳承的虎年契機 作者 劉小紅 10日,正月初十,依舊忙碌在民俗展
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全面提升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科學化水平。3月22日,由省委宣傳部指導,山西大學、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設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在太原成立。山西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極為豐富。2005年山西省正式啟動非物質
2023年9月,平遙牛肉和推光漆被列入山西省首批十大省級重點專業鎮以來,我縣始終堅持精準化推動專業鎮高質量發展,突出統籌規劃、市場拓展、項目建設、發展遠景,確立了“立足‘一鎮雙品’平遙特色,做強‘非遺雙寶’產業品牌”的發展思路,確定了“全力打造50億級專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