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全面提升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科學化水平。3月22日,由省委宣傳部指導,山西大學、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設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在太原成立。
山西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極為豐富。2005年山西省正式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十幾年來,通過各級黨委政府、機構、非遺項目保護主體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已逐步構建起了比較完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體系。截至2023年,我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8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49人,數量均位列全國第三。
為進一步推動我省非遺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應運而生。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是在省委宣傳部指導下山西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由山西大學、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共同發展”的原則合作共建而成,是整合政府主管部門、高等院校、相關研究機構、非遺項目保護單位、非遺傳承基地等多方力量,依托山西大學優勢學科資源建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和利用的綜合性平臺。
該研究院主要服務于我省的非遺系統性保護研究、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非遺與鄉村振興、非遺與特色旅游、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傳承應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山西非遺大數據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等非遺保護傳承和研究工作。“立足山西,輻射華北,面向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的成立對于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深入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工程,推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推動我省非遺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省文旅廳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據悉,研究院將陸續出版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年度藍皮書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山西省保護成果叢書第一輯(10冊);聯合申報國家重點課題,創建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開展省級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活動;開展非遺校園推廣活動;建設山西非遺資源大數據中心;舉辦黃河流域非遺與三晉文化學術交流會,打造國內知名非遺學術論壇。
采寫: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趙麗娜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