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和旅游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文化和旅游部決定在20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它不僅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介紹: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 )
10月17日,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隆重開幕,圖為開幕式表演現場。(主辦方供圖)新華網成都10月17日電(記者 王志艷)10月17日,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隆重開幕。本屆非遺節以“傳承多彩文化 創
9月17日,一場由非遺跨界時尚設計的展覽在成都地標太古里廣東會館拉開,數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在這里展出。開幕式上,非遺大師與來自臺灣的時尚設計師一起探討了非遺技藝的時尚化以及中國設計元素越來越收到世界的認可。這是“裝置藝術魔法師”JUJU WANG用25
中國網1月27日訊(記者李智 實習記者張依依)“之前,我聽到過一些中國非遺文化的故事,但總覺得離自己很遙遠”,臨近春節,寒風吹不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留學生馬卡拉臉上的笑容,她直言很榮幸能參與到《非遺過大年》的節目拍攝,“在老師(傳承人)的協助下,我嘗試親手制作
中新社西寧9月9日電 (記者 張添福)青海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省世界級“非遺”熱貢藝術曾“傳內不傳外、傳僧不傳俗、傳男不傳女”,如今,已從家族封閉式傳承走向開放式傳承,傳承基地增多、傳承渠道多元、傳承區域拓寬。熱貢文化是以
5月21日下午,淮安市政府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江蘇省非遺系列活動暨第四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活動安排和籌備情況。據悉,今年是淮安市連續第四年舉辦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本屆展會聯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江
近日,中央編辦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嚴肅查處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非遺保護研究中心”以事業單位名義對外開展活動的違法行為,并在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網微信公眾號和中國新聞網、新浪網微博予以公告,指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非遺保護研究中心” 未經機構編制部門審批和登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所稱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包括: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二、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