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郭昊奇)廣東省方志館將于5月20日下午舉行“‘學方志文化,習非遺技藝’之中國版畫體驗”公益活動。您是否想了解中國版畫的發展歷史,親身體驗它的刻畫過程呢?快來省方志館和非遺傳承人一起感受中國版畫的獨特魅力吧!版畫是發祥于我國的一種印刷方法,由于其
2023年5月4日刊|總第3225期5月2日《非遺里的中國》弘揚文化魅力,為非遺傳播賦能,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文化和旅游部聯合攝制的大型文化節目《非遺里的中國》走進江蘇。主持人撒貝寧和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演員楊童舒兩位嘉賓一起,來到鹽城建湖九龍口淮劇小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5月21日中國農歷小滿節氣,由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永興東潤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夏·非遺華夏秀—小滿到秋分”親子時裝秀活動在該館多功能廳成功舉辦。本次“非遺華夏秀”以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
從個人到國家,社區宣講壯大傳承力量為切實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實踐團隊于7月11日上午在淄博市周村開展了“濰坊風箏進社區”的活動,為小朋友們普及了風箏的相關知識,小朋友們通過合作制作軟翅風箏,感受到了風箏的樂趣,對濰坊風箏這一非遺有了更深的了解與喜愛。“其
百年遇鑒第16屆中國義烏文化和旅游產品交易博覽會“非遺生活館正式亮相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根據“百年百藝——慶祝建黨100周年浙江非遺展示展演活動”總體安排,進一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小伙伴們關心的問題: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是( )(單選)(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是在哪一年)的知識,本文通過數據整理匯集相關信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1、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是端午節,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并批準中
6月28日起,每周四21:25中國飲食文化節目《非遺美食》江西衛視暖情播出!《非遺美食》是通過主持人全國尋找他們眼中的“非遺歷史”及他們手中的“非遺美食”,講述了非遺美食歷史、還原地道烹飪技藝,趣味道來美食典故。它讓一個個非遺美食項目從“紙上名錄”走向百姓的“
新華社西安2月19日電(記者蔡馨逸、鄒競一)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正在陜西榆林舉行,200余項非遺、500余名非遺傳承人運用匠心巧思,共同展示非遺文化的時代價值。近年來,大量傳承人和企業用現代審美對非遺進行二次創作,用文化衍生品拉近了人們與非遺的距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寬容、協調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文化遺產保護中相當重要的部分。那么今天的傳統節日就為你介紹,國際社會首個以推動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為宗旨的文化活動——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
當匠心技藝融入時代元素,當傳統與現代的隔膜得以打破,人們會用怎樣的口吻在新時代講述沉淀了千百年的匠心故事?今晚,總臺《非遺里的中國》將帶領觀眾一起走進水韻江蘇,領略非遺傳承創新的時代活力。大型文化季播節目《非遺里的中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文化和旅游部聯合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