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煥發生機活力 已建設非遺工坊2500余家》,報道2021年以來,文化和旅游部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共同支持地方開展非遺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目前,已建設非遺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位于
回歸生產實踐和生活體驗—— “非遺”技藝活力再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縱橫談·解讀國風國潮) 朱傳欣 云南建水紫陶制作過程中的陶坯刻花環節。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攝 兒童在社區活動中體驗皮影戲。新華社記者 王 翔攝 核心閱讀 非遺技藝從過去的搶救性保護、展覽式傳播
仙游依托“建青黛”傳統技藝打造出覆蓋第一二三產業的產業鏈—— 古老非遺煥發富民新活力 合作社農戶在建青黛池攪拌,炮制建青黛。 東南網8月11日訊(福建日報通訊員陳國孟文/圖)眼下正是“建青黛”原材料馬藍上市的季節,在仙游縣書峰鄉的四黃、書峰等村,香格佳、天威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值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21年7月,中國擁有世界遺產56項。此外,中國還有42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
老司城傳說等19個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湖南雨花非遺館供圖 中新網長沙6月2日電(向一鵬)6月1日晚,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主場活動暨第三屆湖南非遺購物節在雨花非遺館啟動。記者從現場獲悉,截至目前,湖
中新網太原1月15日電(記者 楊杰英)如何讓厚重的歷史變得更活潑有趣、時尚多元?讓非遺文化更好地傳承發展,綻放出時代光彩?正在進行的山西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數字化轉型、多元化傳承、可持續發展成為激發山西非遺文化活力的“關鍵詞”。 絳州鼓樂、晉南嗩吶
云南網訊(記者 王永剛 肖瑩)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全面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讓云南各民族絢麗多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煥發時代活力,綻放迷人光彩。 云南歷史悠久,民族眾
來源:南早網 在很多用戶的印象中,玩物得志APP不單單是一家文玩電商平臺,它還承擔了一定的社會責任,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玩物得志APP多次組織了以非遺為主題的活動,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價值,讓非遺藝術更好地進行傳承。 玩物得志APP在發展的過程中密切地關注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欣怡 通訊員 粵文旅宣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主辦的2023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正式啟動。據不完全統計,在2023年春節期間,廣東將推出近600場非遺相關傳承實踐活動!
原標題:【江西是個好地方——活力撫州】南豐傳承非遺文化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江西是個好地方——活力撫州】南豐傳承非遺文化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連日來,我縣各地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以多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