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睿實習生李晗 “一口道盡千古事,雙手舞動百萬兵。”一方白色幕布做戲臺,皮影藝人十指靈巧地翻動,色彩鮮亮的皮影人物就能演繹傳奇故事、歷史沉浮。皮影戲是中國最古老的戲劇形式之一,也是我國璀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日照市五蓮縣,它竟然與當下最時興的玩具“盲盒”結
本文將為大家具體介紹關于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申報條件獎勵和認定流程管理辦法,詳情如下,需要咨詢申請的企業單位可以看看,大家可以免費咨詢以下專人熱線為您解答指導! 第一條為推動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以下簡稱“記錄工作”)有序
瀘州油紙傘(創新作品) 目前就非遺保護傳承工作進行調研探訪,發現存在的兩種反差情況值得思考。一種是很多非遺項目傳承人或保護單位下了大力氣來創新,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生活方式結合,推出的很多精致產品深受市場歡迎;另一種則是少數非遺傳承人“懶得創新”“順其自然”,既
關注我們 發現美好 12月24日,在汶川縣綿虒小學校,汶川縣舉行了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普及教育“小課堂”示范基地授牌儀式。 授牌儀式現場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文化的根脈和基石。文化的傳承離不開教育,非遺進校園、非遺保護
閬中皮影(圖片來自南充市人民政府官網)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走進北京展覽館的展廳中,漫步“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四川展區里,透過圖片、視頻、實物展品、場景模擬、裸眼3D、全息投影等技術手段,全方位呈現出“大美四川”的“奮進新時代”成就。當參觀者目光觸及到一
飛針走線,一件件刺繡靈動秀美;轉動泥坯,一個個陶器呼之欲出……2021年以來,文化和旅游部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共同支持地方開展非遺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目前,已建設非遺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位于脫貧地區,有力帶動了當地群眾就近就
1月29日,德州首批“山東手造”非遺傳承技能培訓班在臨邑縣開班。1月29日,德州市首批“山東手造”非遺傳承技能培訓班第一站“葫蘆烙畫”技能培訓在臨邑縣邢侗街道開元新村正式開班。 葫蘆烙畫又稱燙畫,它是用電烙筆在葫蘆上燙出烙痕作畫,通過勾、勒、點、染、擦與葫蘆融
不少東莞人在逛振華路老街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去老店里買一杯青麻茶,濃郁而不膩的口感解渴生津,潤腸通便,而這種茶,竟然已經在東莞流傳了近400年。 青麻茶是東莞地區非常受歡迎的傳統美食,將麻子仁磨碎之后用清水重開,然后去渣加上白糖,味道清甜,還有潤腸清熱的效果,在
“非遺”作為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其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為了讓更多的“非遺”走進百姓的生活,讓廣大居民更好的了解傳統民族文化,了解民間藝術之美,南京市秦淮區鐘曉敏愛心工作室在建鄴區民政局的支持下,于今年6月份開始,在建鄴區莫愁湖街道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