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四川省眉山市召開非遺記錄和普查成果發布會,發布了眉山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成果和眉山非遺普查成果。會上,眉山市文旅局與眉山市檔案局還簽署了《眉山非遺檔案共建合作協議》,并由眉山市非遺保護中心將眉山非遺檔案移交給眉山市檔案館。
據了解,文化部門與檔案部門創新開展非遺檔案共建共管工作,實現“非遺資源共享,統籌合理利用”,在全國目前尚屬首例。
發布會現場
眉山市文旅局資料顯示,眉山是四川省率先啟動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的市州。2021年啟動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項目工作,前后歷時1年,現已完成眉山市15位78歲以上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相關工作,其中90歲以上傳承人3人,共拍攝非遺實踐片、口述片、傳承教學片、綜述片視頻56.9小時,錄制傳承人口述史音頻59.8小時,整理口述史文稿39.3萬字。收集紙質文獻136件,各類電子文獻238件,實物文獻254件,圖片4621張,精選圖片428張。
眉山還是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試點市州。眉山非遺普查工作前后歷時3年,普查隊伍克服了種種困難完成了眉山建市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非遺普查工作。截至目前,眉山非遺普查成果共計221個,其中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18個,市級66個、縣(區)級137個,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和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等十大非遺類別;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2人(現在世19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114人(現在世99人)、縣(區)級代表性傳承人254人。
簽約儀式現場
紅星新聞記者 蔣麟 圖據眉山非遺中心
編輯 王禾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非遺文化探索的實踐,更是一場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對話。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將繼續深化動畫專業教學設計與非遺文化的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動畫數字藝術的創新結合,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
關于征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公告征集韶山市級非遺項目,旨在加強韶山非遺保護工作,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文化強國、紅色韶山貢獻力量。我們鼓勵各類具有韶山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歷史價值的非遺項目積極申報。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非遺手工制作活動是一項極具文化魅力和創意的活動,它涵蓋了眾多中國傳統工藝和民間藝術的精髓。親手制作香篆,不僅可以感受香道的獨特魅力,還能體驗傳統文化的韻味。腰扇制作:體驗中國傳統工藝的瑰寶,親手制作一把精美的腰扇,感受其獨特魅力。你可以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