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由洛寧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縣文化館承辦的洛寧縣2023“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活動在世界文化遺產、國家4A級景區——神靈寨舉行。
活動現場,醒目宣傳條幅,設置了宣傳展板,集中展示洛寧非物質遺產調查資源分布、文化遺產名錄及保護,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鼓點鏗鏘,韻味悠揚。東王村龍虎鼓隊列好方陣,這邊敲鑼,那邊打鼓,頗有兩軍對壘之勢,釋放著生命的全部熱能,淋漓盡致表達著群眾無限的喜悅心情,激昂的鼓聲讓觀眾熱血沸騰。
“櫻桃好吃實難摘,花鼓好打口難開。”在小鼓、小镲、梆子等打擊樂的伴奏下,只見老頭頭罩白毛巾洛寧縣“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活動走進國家4A級景區神靈寨,身著羊皮坎肩兒;老太太頭戴黑帽,手挎小籃兒;穿著紅衣的姑娘媳婦兒們簇擁二老,幫腔襯調,不時還變換隊形,自由靈動,輕松活潑。唱腔高亢樸實,曲調音域寬闊,充滿濃郁的地方情調。
縣著名剪紙藝術家李彩霞老師在現場一邊演示剪紙這一傳統藝術,一邊與觀眾交流,將現場創作好的剪紙作品贈送給觀眾。
愛河小鎮的三彩陶藝也請到現場,讓大家近距離接觸陶藝文化,體驗到藝術感染力。
竹編藝人張永杰示范在指尖和篾條的默契起落,分享了竹編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與收獲。
現場還匯集馮家燒雞、酸牛肉、洛寧蒸肉、德青源雙黃蛋、故縣豆腐、景陽鎮竹筒粽子等各類特色美食,一道道精品菜肴、特色小吃集色、香、味、形于一體為人們呈現了一場精彩的美食盛宴對決,讓更多人了解洛寧特色美食風采。此外,洛水山肴五谷雜糧、民澤科技制作的涼菜、李應賢沙梨系列產品等美食也吸引各地游客駐足觀賞,親自品嘗。
本次活動既是一場群眾文化的大聯歡,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有效形式,旨在通過同臺競技加強交流、促進友誼,讓這一古老的非遺項目在洛寧大地上再現新時代的風采,同時也是拉開第二屆洛陽鄉村文化旅游節洛寧分會場主題活動序章。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