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張漫子、張潔茹)記者近日從在京舉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階段性總結推介會上獲悉,自2012年以來,涵蓋傳統技藝、傳統美術、民俗、曲藝等多個領域的7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被陸續記載、梳理,集結成冊,并翻譯為英語、日語、阿拉伯語等語言,受到海外讀者的喜愛,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由北京市文聯、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策劃,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是首套系統記載、梳理北京入選國家級、市級非遺名錄項目歷史淵源、傳承脈系、表現形式、代表作品等相關資料的系列叢書。累計出版包括《小靳花范葫蘆》《永定河傳說》《風箏哈》《京西幡樂》等在內的73冊,其中多個非遺項目是首次記載和梳理。
記者從北京市文聯獲悉,這套收納了曲譜、手稿、老照片等大量珍貴史料、對北京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細致解讀的叢書,已陸續簽約了英文版權29種,阿拉伯文版權15種,馬來西亞文版權15種,日文版權1種,翻譯為多國語言,讓海外讀者深入感受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陳寧說,近10年來,通過編纂出版《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北京市文聯加強了對北京地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整理、搶救、保護和資料留存工作,延續并增強了北京地區非遺項目的生命力,為傳承傳統民間藝術、繼承和發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留下了寶貴資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新華社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