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6月6日訊(通訊員楊路平全媒體記者劉鎮東)“大家看到的水缸、煮鍋、紙模、錘搗臺、抄紙槽就是我們桑皮紙的重要制作設備……”近日,在吐魯番職業技術學院校內非遺桑皮造紙手工坊正式“開張”,迎來了第一批參觀嘉賓。大家饒有興致地參觀了手工坊,詳細了解了桑皮紙制作工具的用途、制作步驟以及手工產品。
作為全國首個校內非遺桑皮造紙手工坊,坊內裝備了一整套制作桑皮紙的設備,陳列了一系列桑皮紙文創產品,已經具有科普參觀、技藝體驗、實訓教學、學生創業等多種功能,成為該院旅游管理專業和導游專業學生講解實訓場地和桑皮紙社團的活動場地。社團學生們將在桑皮紙世家第十三代傳人比拉力蓀巴柯同學的帶領下,生產制作桑皮紙,創作桑皮紙文創產品。同時,手工坊還定時向全校師生開放,并由導游協會學生提供講解,讓各族師生了解和體驗傳統手工造紙工藝,近距離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據悉,該手工坊在今年5月掛牌,由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援建,該校派出的援疆教師陳艷主持創建,是全國首家校內非遺桑皮造紙手工坊。在校內打造非遺桑皮造紙手工坊是吐魯番職業技術學院援疆團隊繼非遺系列宣傳活動之后,緊密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文化潤疆工程,堅持“立德樹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理念的又一重要舉措。
桑皮紙是絲綢之路上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疆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原與西域交流的見證。在校內打造非遺桑皮造紙手工坊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這一古老技藝,增強師生非遺保護意識,讓非遺在他們心中深深地扎下根,增進文化認同,深化熱愛祖國、熱愛新疆、熱愛吐魯番的家國情懷,援疆教師陳艷介紹。
據悉,該院下一步將利用手工坊承辦一些社會培訓——培訓當地農民制作桑皮紙,讓桑皮紙手工技藝在農民增收、鄉村振興、增進民族團結中發揮更大作用。
(一審:黃京二審:袁欣三審:周文博)
而今,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已經走進了大學課堂,成為引領潮流的新風尚。圖為11月29日,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民族工藝學院大學生在一起學習蛋雕技藝。在大學校園里,蛋雕藝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更多年輕人也開始學習和傳承這種小眾而
非遺手工制作活動是一項極具文化魅力和創意的活動,它涵蓋了眾多中國傳統工藝和民間藝術的精髓。親手制作香篆,不僅可以感受香道的獨特魅力,還能體驗傳統文化的韻味。腰扇制作:體驗中國傳統工藝的瑰寶,親手制作一把精美的腰扇,感受其獨特魅力。你可以親手
1月26日至2月3日,安徽供銷年貨大集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2號館舉行,在1000多家商戶中,非遺手作專區格外受到歡迎。安徽省合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廬陽剪紙傳承人楊曉紅正在制作一個立體的春字剪紙?!背藛螐埖募艏?,還有將剪紙封在陶瓷杯、保溫
漿面條由此成為中原地區特別是河洛一帶深受百姓喜愛的面食。洛陽漿面條簡稱“漿飯”,其核心元素是發酵而成的酸漿,上等的酸漿湯色乳白,稀稠均勻,酸度適中,口感幽香。漿面條有葷有素,做法多樣。老雒陽面食制作技藝是洛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5年1月15日,圓通西路社區寒假托管班開展了以“趣味醒獅,傳承非遺”為主題的醒獅制作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讓孩子們動手實踐的方式,深入了解中國傳統的醒獅文化,培養他們的藝術興趣和創造力。醒獅手工制作對孩子們不僅是傳統技藝的傳承,更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