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與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辦的《陜西非遺之美》主題攝影作品展,將于2023年10月31日至11月13日在法國巴黎上線,該展也是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與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開展對口合作的第三個線上主題攝影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歷史發展的見證,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陜西在歷史長河中孕育和創造了豐富深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西安鼓樂、中國剪紙、中國皮影3項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秦腔等87項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唐三彩燒制技藝等674項被列入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千年傳唱的秦腔云賞陜西非遺之美 云端一起連通歷史與未來,巧奪天工的剪紙,博大精深的皮影,技藝精湛的泥塑,歡快奔放的腰鼓等,不僅體現著三秦兒女獨特的生活情趣,而且彰顯著中華兒女的傳統美德。
非物質文化遺產連接著歷史和未來,融合著經典與時尚。此次展覽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精選了近40幅攝影作品,通過數字化的形式,集中展示了陜西悠久深厚的歷史積淀,勤勞智慧的鄉風民俗,精妙絕倫的非遺技藝和豐富多樣的文化資源,讓法國民眾足不出戶就能真切感受到陜西這片土地的深厚博大,領略到陜西文化的獨特魅力。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