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非遺進校園”優秀傳承人在宜川
近日,由中國青年網主辦的全國“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征集展示活動入選案例名單正式發布,揭曉了全國“非遺進校園”十大優秀實踐案例,涵蓋多個非遺門類,對于各地的“非遺進校園”都有很強的示范引領作用。來自宜川路街道非遺項目瓷刻的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程佩初入選。
非遺瓷刻傳承人
程佩初,1950年生于上海,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派瓷刻”代表性傳承人,上海工藝美術學院聘為瓷刻藝術工作室領銜大師。
程佩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
作為市級非遺項目《瓷刻》的傳承人,程佩初積極在宜川路街道開展傳承,配合項目保護單位宜川路街道社區學校及普陀區主管部門開展工作。傳承非遺工藝,帶教徒弟,認真教學,使其掌握核心技藝或核心知識,獲得了學校、市、區級表彰。在“非遺進校園”“非遺進社區”“非遺進場館”等普及教育活動,推動非遺項目得到認同尊重和弘揚發展。
帶領學生們學習瓷刻
40多年來,程佩初孜孜不倦地鉆研這門極考驗耐心的技藝。一說起瓷刻,他的眼睛就會亮起來。程佩初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瓷刻有《八十七神卷》《京劇人物》。有別于其他人的瓷刻作品,程佩初恰到好處地刻出了獨特的藝術雅趣,將人物瓷刻推向了一個新高峰。
海派非遺瓷刻
“海派瓷刻”作品
作為宜川路街道的特色非遺文化,“海派瓷刻”如今已成為上海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學校更為其建立工作室、團隊活動室、作品展示廳等硬件設施,編撰項目傳承人《程佩初作品集》《佩初瓷刻工作室學員作品集》,開發《海派瓷刻》系列微課程和研修班等。其中海派瓷刻工作室被評為“上海市佩初達人工作坊”;工作室負責人均被評為“上海市非遺文化傳承人”。
此外,街道還積極探索開展“瓷刻技藝進社區、進校園”活動,先后在宜川中學附屬學校、洛川學校、上海會計學校、宜川中學等4所學校開設《海派瓷刻》拓展性課程,每年受益學生100多名;同時以“我是小小瓷刻家”為主題,堅持在寒暑假開設“非遺學院”“非遺夏令營”,為社區學生舉行瓷刻學習課堂,手把手地指導青少年學生學習刻瓷技巧,傳承瓷刻藝術。
指導青少年學生學習刻瓷技巧
在大家的努力下,程佩初工作室培養出了一支業務過硬、甘愿奉獻的“傳承教師團隊”,使之能勝任大、中、小學拓展課授課任務。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編撰適合的教材,制作相關的微課,讓《瓷刻藝術》成為一門正式的中小學、大專院校的拓展性課程。(通訊員 宜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上一篇
關于征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公告征集韶山市級非遺項目,旨在加強韶山非遺保護工作,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文化強國、紅色韶山貢獻力量。我們鼓勵各類具有韶山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歷史價值的非遺項目積極申報。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韓靜)6月6日,衡水市景縣景州塔文化廣場上熱鬧非凡,當地舉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端午粽飄香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參與,大家品非遺、看演出,沉浸式享受一場文化盛宴。并將非遺與旅游發展、鄉村振興相結合,打造了一批非遺旅游、研學產品和
1月10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在平遙古城舉辦2025山西省“非遺賀新春”推廣活動,活動發布了《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數百項“山西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將為游客帶來一個體驗感十足的“非遺春節”。《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發布活動發布了《山西春
季亞群作為非遺手工布藝傳承人,將工作室搬入金企(北京)科技集團河北省殘疾人新業態就業創業服務基地,手把手教授聽障學員技藝。非遺布藝助殘項目不僅為殘疾人提供生計,更重塑其社會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