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湖南省文化館(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行“我來學手藝”湖南非遺體驗展系列活動之“夕陽余霞尚滿天”2021年重陽節尊老愛老剪紙體驗活動。
參加活動的老年朋友們在剪紙傳承人的指導下,體驗剪紙藝術。
活動現場。
紅網時刻10月14日訊(記者胡邦建通訊員張昕)10月14日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今天上午,湖南省文化館(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辦了“我來學手藝”湖南非遺體驗展系列活動之“夕陽余霞尚滿天”2021年重陽節尊老愛老剪紙體驗活動。
本次活動旨在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同加強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廣泛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相結合,增強人民群眾的參與感與獲得感。活動的主要內容為湖南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望城民間剪紙的體驗學習。
望城民間剪紙流傳于長沙市望城區,具有典型的湘中地區梅山地域文化特征、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在湖南非遺展示體驗館內,剪紙傳承人陳鷙耐心教授,引導大家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將一張張紙剪成一幅幅喜慶吉祥的民間傳統圖樣。看到自己親手剪出的藝術作品,參加活動的老年朋友們個個喜笑顏開,開心地互相分享點評。
本次活動是省文化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心用情開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活動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傳承了湖湘優秀傳統文化。
“我來學手藝”湖南非遺體驗展系列活動是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自2018年開始培育打造的示范性品牌活動,也是湖南省文化綜合發展專項資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類)支持項目。活動精選與中秋節、春節、端午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相關的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通過展覽、展示與體驗活動,給民眾搭建了學習、了解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平臺,受到了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
關于征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公告征集韶山市級非遺項目,旨在加強韶山非遺保護工作,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文化強國、紅色韶山貢獻力量。我們鼓勵各類具有韶山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歷史價值的非遺項目積極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