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女正在和劉榮喜一起煮螺。劉俊聰攝
中新網柳州10月19日電題:螺螄粉“鮮爽”的關鍵廣西稻田里的“非遺美食”令人垂涎
作者劉俊聰
大大小小的田螺和石螺,在豬骨熬制的高湯中翻滾,再搭配上香菜、酸筍、羅漢果等十余種輔料,即便相隔甚遠,其獨特鮮香的味道依然能直鉆鼻腔,令人垂涎欲滴。
在廣西柳州市柳北區沙塘鎮上垌村,60歲的劉榮喜正在手法嫻熟地制作“煮螺”,性格和藹的他已是三個孩子的爺爺,孩子們都圍在身邊吵鬧,期待著這鍋美味的完成。
“煮螺”不僅是一道獨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同時也是“網紅小吃”螺螄粉的關鍵湯底。
煮制好的螺螄浸泡在鮮紅油亮的湯汁內,食客用牙簽將吸滿湯汁的螺肉一口“嗦”入,集鮮、香、酸、辣、爽于一體的Q彈口感在嘴中縈繞。
“這道美食的制作既簡單也不簡單,其選用的食材非常樸素,但對火候、食材搭配的要求卻十分考究。”劉榮喜說道。
集鮮、香、酸、辣、爽為一體的煮螺。劉俊聰攝
柳州人酷愛吃螺螄,其歷史可追溯至兩萬年前。而柳州人吃螺螄的方式更是創意十足,炒螺螄、煮螺螄、螺螄鴨腳煲等烹飪方式層出不窮,而螺螄粉更是迅速“出圈”,受到海內外食客的熱捧。
劉榮喜所在的上垌村,地處柳州市郊的群山之間,因其生產優質稻米而聞名。長期以來,在稻田中生長的肥美田螺一直是村民們餐桌上的美味。
“20世紀80年代,上垌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煮螺,只需放上一點鹽煮制,味道也十分鮮美。螺螄粉也是那個時候出現的。”劉榮喜說道。
當時,劉榮喜的母親陸玉金來到臨近的沙塘鎮,開了一家販賣煮螺和螺螄粉的小店。因口感鮮香美味,深受當地食客的歡迎。
一鍋令人垂涎欲滴的煮螺。劉俊聰攝
2005年,在外拼搏多年的劉榮喜回到家鄉,自幼喜歡做飯的他接過母親煮螺技藝的接力棒,并在用料和烹飪方式上進行改進,讓煮螺的口感更加豐富。
如今,劉榮喜已煮螺近20年。這些小如指尖、大如金桔的美味煮螺,吸引不少食客慕名前來訂購。
2022年,上垌劉榮喜的煮螺技藝入選柳州第八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作為項目傳承人,劉榮喜希望煮螺技藝能為柳州螺螄粉產業注入文化內涵。
“柳州螺螄粉已遠銷海內外,深受民眾喜愛。作為柳州螺螄粉的衍生美食,我們計劃籌建煮螺體驗館,讓更多人感受到‘嗦螺’文化的魅力。”劉榮喜說道。(完)
7月19日,“清爽榆林”陜北非遺美食節開幕,市民們紛紛前來打卡。7月19日,“清爽榆林”陜北非遺美食節暨榆陽區第二屆文化旅游啤酒音樂節在榆林瑞豐生態莊園正式啟幕。
高唐老豆腐是山東聊城高唐縣的非遺美食,素有”要長壽,吃豆腐”的說法呢!不管是建水豆腐的古法技藝,還是徽州毛豆腐的別樣風情;無論是高唐老豆腐的皇家典故,還是小蔥拌豆腐的清白品格,每一道豆制品美食背后,都承載著獨特的地方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
精彩的非遺表演、琳瑯滿目的各地美食……春節期間,通州月亮河藝術小鎮新春民俗文化市集熱鬧非凡,成為市民感受年味、遛娃的好去處。佛山非遺舞龍舞獅、河北吳橋非遺高蹺、河北勝芳非遺腰鼓以及非遺小車會,民俗表演一個接一個,讓市民大飽眼福。在表演區域不
味你而來”河南非遺美食打卡賽自6月7日正式啟動以來,便受到社會廣泛關注。那么在諸多各具特色的非遺美食店鋪中,哪些最受人們關注和喜愛呢?味你而來”河南非遺美食打卡賽活動結束僅剩1天,快快上線開啟你的打卡體驗之旅吧!
端午節吃粽子,是節日習俗之一,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個來自桓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粽子,這家粽子的制作沒有很多花樣,老板主打的就是一個實惠且美味。在桓臺云濤社區的小巷子里,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這家店制作的是桓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色粽子,胖姐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