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服飾秀演,大學生全程參與到非遺文化的傳承過程。今天,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T型臺上,來自貴州省西江千戶苗寨的姑娘和小伙和中法埃菲時裝設計師學院、服裝學院的模特學生們共同進行了一場苗族服飾文化的展演。
貴州苗族西江非遺文化傳承代表團牽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以“非遺行,一脈香”為主題,開展系列苗族非遺服飾文化交流展演活動。從靜態互動展覽,延伸到動態服飾秀演。高校師生全程參與到非遺文化的傳承過程,不只是一個參與者,更是一名傳承者,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苗族非遺傳統文化進入高校 來一場時尚之旅,與苗族的藝匠們一同承載非遺文化傳承和創新的使命與責任。
貴州是一個擁有很多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省份,作為最具代表的苗族文化,西江千戶苗寨是至今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最完整的村寨,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其中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有苗繡、苗族銀飾技藝、蘆笙制作等多達13項。
苗族匠人們在現場手把手傳授學生苗繡、扎蠟染工藝、還有苗族傳統銀飾制作的技藝。一位大四進入畢業階段學習的中法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學生興奮地說,想要將苗族地文化藝術元素融入到自己地畢業作品中去,將民族的傳統文化與世界先進的服飾設計理念結合起來,更好的創新,傳承。
苗族服飾文化的展演中,模特學生們在苗族藝匠們的指導下,學會了苗族特有的服飾穿著禮儀。苗族藝匠們與學生模特們一同,以民族獨特的中秋時節服飾禮儀,向在場的師生們訴說了一場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別樣的團圓故事。
選擇現代時尚文化與民族傳統文化對話的形式,實現非遺文化的傳承,是對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一次創新嘗試。選擇高校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載體和渠道,讓大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直觀的了解非遺文化,增強對文化傳承的熱衷與探索,是此次苗族非遺文化上海時尚之行的第一步。未來,主辦雙方還將就傳統非遺文化的文創產品設計研發,非遺服飾古法制作技藝的現代應用,以及非遺文化傳播模式的創新研究、合作。
原文鏈接:
下一篇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
白孔雀藝術世界非遺市集開張,市民在挑選工藝品。通過整合非遺技藝、藝術展覽和創意市集等多元化業態,白孔雀呈現出聚集效應,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藝術創新工作室和公眾的目光,也逐漸成為京城文化消費新熱點。白孔雀藝術世界從傳統的老式商場轉型為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非遺文化探索的實踐,更是一場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對話。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將繼續深化動畫專業教學設計與非遺文化的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動畫數字藝術的創新結合,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