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東昌府區婦幼保健院嘉明院區舉辦東昌府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揭牌儀式,為東昌府區婦幼保健院劉巖工作室“聊城劉氏正骨診療法”揭牌。東昌府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劉興利,黨委副書記、院長姚淑霞,黨委副書記張全林及嘉明院區相關負責人、職工參加活動。
工會主席劉丁主持儀式
劉巖工作室患者代表首先上臺分享治療與康復切身感受,對“劉氏正骨診療法”顯著效果贊不絕口,并對劉巖工作室以人為本、體貼周到的醫療水平與服務表達了誠摯的謝意。
劉巖工作室主任劉巖在發言中表示,此次入選,是對劉氏正骨診療法的認可和支持,同時也是對醫院精神文化建設和專業診療技術的高度評贊。這是劉巖工作室全面工作的新起點,科室將在精進診療技術上多研磨、多深入、多創新,對這項傳統技藝整理好、保護好、傳承好,充分發揚中醫藥文化,用實際行動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美好健康生活保駕護航。
醫院黨委書記劉興利在講話中指出,劉巖工作室劉氏正骨診療法榮獲“東昌府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醫院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喜事,是以劉巖主任帶領團隊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辛勤結晶,必將推動醫院乃至全區中醫正骨診療事業的發展。希望嘉明院區中醫和康復團隊可以以此為契機,努力培養學者型的醫生,創建學術型的科室,傳承好、發展好中醫正骨學術水平,持續擦亮這張金字招牌。
儀式最后,黨委書記劉興利,黨委副書記、院長姚淑霞共同為“聊城劉氏正骨診療法”揭牌。
據了解,劉巖出生于中醫正骨世家,家中四代祖傳治療中醫骨傷疾病,其手法獨特,病人痛苦小,花費低,易接受而經久不衰。劉巖作為傳承者,師從“新醫正骨”創始人馮天有教授,跟隨上海正骨名醫李玉峰教授學習現代正骨經驗技術,得到了“龍氏治脊療法”創始人龍層花教授的親自指導。隨著治療手法的不斷精進,醫術高超的劉巖逐漸在業內外打響了“正骨”名號,東昌府區婦幼保健院為此創立了首個以個人命名的“劉巖工作室”,每天慕名而來的患者絡繹不絕,一號難求。
劉巖工作室作為嘉明院區的重點科室,在全市率先開展新醫正骨療法治療頸肩腰腿痛,對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頸、腰椎管狹窄,峽部裂伴腰椎滑脫、肩周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半月板損傷等骨傷科疾病及諸多疑難病癥有顯著療效,使許多常規需要外科干預的脊柱、骨關節損傷退變性疾病患者避免了手術的痛苦和風險。對妊娠期和哺乳期相關腰痛及頸椎病也有著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復發率低,受到廣大患者的信賴和一致好評,在齊魯大地享有較高聲譽。
2022年,為進一步保存、延續、發展中醫正骨方法,劉巖工作室“聊城劉氏正骨診療法”入選東昌府區第九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最終榮獲東昌府區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局頒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授權牌匾。劉氏正骨手法凝聚了魯西民間正骨療法之大成,一些獨創手法和系列中醫藥物豐富了中醫正骨方法,具有重要的臨床實用價值和中醫藥文化研究價值,對傳承與弘揚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醫院乃至全區中醫正骨診療事業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未來,劉巖工作室和嘉明院區將不斷總結經驗、提升服務、傳承創新,以“傳承、治療、保健、科研”為核心,以能力提升為方向,以百姓健康為目標,著力優化學科結構,夯實學科發展實力,提升學科創新能力,不斷完善學科布局,積極承擔全區成人康復衛生任務,不斷推進醫院及全區康復醫學發展和醫療服務質量再上新臺階。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