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青少年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內生熱情,提高廣大師生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精神文明辦公室等四部門將聯合舉辦2019全市“非遺進校園”教學成果展和征文比賽暨“我是非遺小傳人”萬人簽名活動。
為廣泛發動全市22個區(市)縣的中小學積極參與到活動中,相關部門將開展啟動儀式、征文和評選活動、萬人簽名主體活動、結束儀式等多個精彩活動。本次活動將從6月一直持續到10月,將是成都市迄今為止舉辦的活動時長最長的一次“非遺進校園”活動。
其中,活動啟動儀式將于6月6日當天在成都七中初中附屬小學舉行。活動內容包括“非遺進校園”傳統表演藝術教學成果展演、“非遺進校園”傳統技藝教學成果展示、授課傳承人技藝展示、“非遺進校園”范文展示等。
啟動儀式結束后,征文和評選活動將隨之開展。各區(市)縣中小學校、青少年宮,將在6月6日至9月30日期間,鼓勵中小學生以作文、繪畫、漫畫形式記錄自己看過、聽過、玩過、嘗過的非遺,以“我與非遺的故事”“我身邊的非遺”“發現非遺之美”等為主題進行創作。
與此同時,各區(市)縣中小學校還將在6月6日至10月17日期間,開展“我是非遺小傳人”萬人簽名主體活動。活動期間,每個區(市)縣將設置相應的“非遺進校園”簽名配套活動,并充分利用非遺項目授課、表演及學校課間、集合時間開展簽名活動。
征文和評選活動與“我是非遺小傳人”萬人簽名活動的開展情況,都將于2019年10月18日,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舉辦的征文頒獎暨“我是非遺小傳人”萬人簽名活動結束儀式上進行通報與展示。
更多活動細節,請登錄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官網(www.cdich.cn)查看。
紅星新聞記者 沈興超 圖據市文廣旅局
編輯 陳怡西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馮川葉)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閩韻非遺進校園活動在福州市林則徐小學展開。這些課程不僅涵蓋了福建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非遺文化,還通過教學與體驗相結合的方式,讓青少年在實踐中深刻體會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此次“閩韻非遺進校園”活動,是福建民俗博物館
近年來,溶江小學充分發揮湘西少數民族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創新“非遺進校園”內容和形式,將湘西苗鼓、土家擺手舞、苗畫等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引入校園,通過傳統非遺和現代教育有機結合,讓傳統文化在校園中“落地生根”。
”當天,有著500年傳承歷史的魚鳧彩龍連同其他敘永本土非遺項目,來到敘永縣東城幼兒園,通過非遺走進課堂的形式,讓師生們零距離體驗到敘永本土非遺項目的魅力。
傳承文化根脈”非遺進校園活動。本次活動旨在帶領學子感受贛南非遺技藝,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共建和諧人文環境和校園氛圍。本次活動不僅使同學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贛南非遺,讓他們在體驗中感受到非遺的魅力,從而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尊重,促進青少年健
文化進萬家——廣東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在廣州正式啟動,“粵傳粵精彩——廣東非遺展演展播系列活動”隨之拉開帷幕,一場充滿嶺南韻味的非遺晚會帶來濃濃新年氣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本次廣東非遺晚會還以網絡視頻直播方式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