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化和旅游部將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后組織全國各地集中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
據了解,今年的活動主題為“連接現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口號是“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激發非遺活力 創造美好生活”“鄉村振興 非遺同行”。今年組織開展的重點活動有“云游非遺·影像展”“非遺購物節”等,將一直持續到6月20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全國各省份將舉辦6200多項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其中線上活動達2400多項。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以線上開展為主,線下活動將嚴格服從當地疫情管控的各項要求和規范。“云游非遺·影像展”由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聯合8家網絡平臺共同承辦,將匯集2300余部非遺傳承紀錄影像、紀錄片等進行公益性展播。此外,還將推出“賞中國精彩技藝”“非遺藏品季”“煥新非遺計劃”等活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將辦6200多項活動,國家圖書館將舉辦“年華易老 技憶永存”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顧展、2023年非遺講座月活動等,讓更多社會公眾關注、了解豐富多彩的非遺及其保護實踐。文化和旅游部會同有關部門支持各地開展“非遺購物節”活動,以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為目標,以非遺工坊、老字號為重點對象,以“享傳統文化 購非遺好物”為口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記者 鄭海鷗)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
白孔雀藝術世界非遺市集開張,市民在挑選工藝品。通過整合非遺技藝、藝術展覽和創意市集等多元化業態,白孔雀呈現出聚集效應,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藝術創新工作室和公眾的目光,也逐漸成為京城文化消費新熱點。白孔雀藝術世界從傳統的老式商場轉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