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
零
貳
叁
癸
卯
兔
年
驚蟄:2023年3月6日 星期一
癸卯年( 兔年)二月十五
第3期(總第51期)
2023年3月6日
今日4時36分迎來今年的驚蟄節氣。我國先民將太陽在黃經345°—360°的時段確定為驚蟄節氣。農諺云“驚蟄春雷響,農夫閑轉忙”,春耕生產由南至北漸次忙碌起來。驚蟄分三候:一候桃始華,桃花開始綻放、熱鬧春景到來;二候倉庚鳴,黃鸝知春暖,鳴悅耳之音以報春;三候鷹化為鳩,鷹躲藏起來孵育小鷹,布谷鳥鳴叫,提醒人們抓緊播種五谷。
保護傳承
2月18日,山東聊城市鄉村記憶博物館舉辦“春風送雨、五谷豐登”主題活動,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帶領孩子感受節氣、辨識五谷,弘揚勞動光榮的文化傳統。
2月19日,廣東韶關市始興縣舉辦“雨水迎春,文苑賞詩”活動,通過文藝表演、展示、點評、交流等方式,喜迎雨水節氣,共賞詩文作品。
江西高安市博物館舉辦“雨潤萬物手工制作油紙傘”科普活動,讓學生們感悟雨水節氣的含義、習俗,以及油紙傘的歷史,領略傳統文化魅力。
2月21日,河南濮陽市文廣旅體局主辦第二屆“二十四節氣與濮陽”論壇,從歷法、習俗和養生等多個角度解讀二十四節氣和濮陽的文化淵源。
2月24日,浙江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舉辦“宋都四序——南宋臨安城的節俗風物展”,以節氣節俗為線,再現宋代杭州的民風民情。
2月26日,徐墨然先生歷時四年構思和創作而成的“二十四節氣圖集”在江蘇南京開展,通過繪畫藝術傳遞節氣的文化內涵與審美意蘊。
2月28日,廣東深圳舉辦第六屆中國IP產業峰會暨玉猴獎頒獎典禮,山東平度打造的《節氣小精靈》獲“年度十大最具商業價值文旅吉祥物”大獎。
學術研究
陳軍的《雨水:天將化雨舒清景,萌動生機待綠田》發表在2023年第4期《中國政協》。
陳勤建的《二十四節氣里的中國智慧》,發表在2023年第3期《書城》。
聶虹、于子秋的《“冬至節氣”定格動畫創作》,發表在2023年第3期《美術教育研究》。
李國兵、張敬:《機器英譯非遺外宣文本問題探析——以二十四節氣為例》,發表在2023年第1期《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霍福的《雨水:萬物復蘇的時節》,發表在2023年2月20日《北京日報》。
請各相關方面將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工作情況以及最新發表的學術研究成果,及時報送到聯盟秘書處,以便在本簡報登載。
郵箱:
打開新世界
上一篇
我國先民將太陽在黃經345°—360°的時段確定為驚蟄節氣。陳勤建的《二十四節氣里的中國智慧》,發表在2023年第3期《書城》。請各相關方面將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工作情況以及最新發表的學術研究成果,及時報送到聯盟秘書處,以便在本簡報登載。
1、2016年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入選非遺,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廿四個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2、2006年,農歷二十四節氣入
2016年11月30日24節氣非遺時間,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國際氣象界24節氣非遺時間,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24節氣非遺時間的第五大發明”2017年5月5日24節氣非遺時間,“二十四節氣”保
1、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7年5月5日,“二十四節氣”保護聯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區成立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被列入人類非
此歌是為便于記憶以名稱規律編成,前四句是從每個節氣中各取一個字按次序組成的歌訣,是整個節氣歌的主體,后四句是二十四個節氣的時間規律二十四節氣代表著氣溫變化氣候變化通過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非遺時間我們可以知道什么時候花開。當地時間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