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德1月28日消息(記者鮑玉嬋 通訊員鄧歡)歷史悠久的汪村獅舞、造型獨特的火獅燈、熱鬧喜慶的磚橋龍燈、悠揚纏綿的廣德民歌、氣勢磅礴的大板龍……1月24日到25日,當廣德市眾多好看、好玩的非遺項目亮相2023年宣城市“春節民俗文化季”活動現場,頓時讓當地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展現了突出的文化價值,還在文化產業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艷玲表示,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非遺可以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動力、激發經濟活力。作為非遺傳承人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們~廣西第七批自治區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公示 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有效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根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非遺代表性項目得到有效保護,工作制度科學規范、運行有效,各族群眾對非遺保護的參與感、獲得感、認
?? 甘家界檸檬鴨的誕生 廣西,山清水秀、物產富饒、美味眾多。而甘家界牌檸檬鴨更是自成一絕,成為廣西名菜的代表。 七十年代末,甘家界牌檸檬鴨的創始人甘喜開老先生,在風景秀麗的高峰林場邊搭起了茅草屋,架起了爐灶招呼過往的司機休息就餐。 隨著生意愈發興隆,經采納各
6月10日,國務院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85項。廣西共有18個項目確定入選,多方位展現了廣西獨具特色的風俗民情、歷史文化。這其中,因為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梧州龜苓膏等制作技藝的上榜,引發眾人關注。 6月10日,國務院公布第五批國家
6月10日,國務院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85項)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計140項),廣西18個項目入選。 我區入選本批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18個項目分別是:仫佬族古歌、壯族天琴藝術、
原標題:奧力給!最新一批廣西非遺名錄公示,賓陽這些技藝上榜 廣西最新一批 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7日在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公示啦!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于20
一、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各個群體和團體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那么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范本是怎樣的呢?找法網小編為您整理了以下相關資料,以供大家參考。 在實踐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