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陶鍵 吳哲 6月13日,是我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此下城區準備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非遺樂購嘉年華暨2020年下城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 活動將于6月7日9:30至20:30在西
1月25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 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報道了北辰區開展 以“玉兔爭春、非遺技藝”為主題的 非遺項目展演活動 節日里的非遺,在賡續傳承中煥發新生;書香為伴過大年,讓這個春節過得豐富而充實;餐館中的熱鬧,透著濃濃
余杭藍染技藝、五常龍舟勝會、仁和烘青豆茶、端午香囊制作……5月31日上午,由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杭州站活動,在杭州市余杭區五常街道蓮美術館舉辦,活動現場多個余杭非遺展覽項目體驗喚起了大家閱讀運河的興趣。 “讀懂了大運河,你就真正讀懂
“火柴制作技藝項目申遺成功,可以說實現了幾代人的夢想。”16日舉行的杭州火柴廠建廠111周年紀念活動上,原杭州火柴廠廠長胡午寅說。當日,“火柴制作技藝”作為傳統技藝,正式被確定為第七批杭州市上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火柴展覽。杭州火柴廠 供圖 “一顆
活動海報。杭州文化廣電旅游局 供圖 中新網浙江新聞9月24日電 (謝盼盼 王題題 姜雄)9月23日,以“一眼千年 杭州人類非遺讓你看見!”為主題的杭州人類非遺項目LOGO征集大賽正式啟動。大賽的舉辦旨在為杭州非遺的傳承和保護助力,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和合共生
原標題:首批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正式發布 為進一步完善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工作,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于近日開展了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申報評定工作。 經申報、評審和公示
原標題:國家級非遺項目蕪湖鐵畫巡展杭州 6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級非遺保護專項資金支持項目——蕪湖鐵畫大師藝術作品暨鐵畫史料圖文(長三角地區)巡展”,在西湖文化廣場C區浙江省文化館一樓展廳舉辦。據悉,這是蕪湖鐵畫首次大規模走進杭州。本次巡展由蕪湖市文旅局
原標題:茶香四溢!杭州又添兩項“人類非遺”子項目 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在摩洛哥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順利通過委員會的評審,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與表現形式。如何在加強保護與傳承的同時,發揮非遺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值得思考和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體現為各民族長期生產生活的傳承實踐成果。在多年保護工作中,按照項目不同屬性梳理形成了民間文學
本文轉自:各界新聞網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生命記憶和創造力的精神源泉。近年來,靖邊縣不斷加大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開發力度,為這些“非遺”項目建立了“數據庫”和集中展示廳,讓“非遺”文化永續流傳。 走進靖邊縣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一樓的“非遺”展廳,一個個“非遺”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