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悉尼6月24日電(王梓喬)作為2019“中國旅游文化周”系列活動之一,澳大利亞悉尼中國文化中心近日分別邀請悉尼市圣凱瑟琳女子學校、圣艾夫斯高中和莫斯曼英格蘭教會小學的120余名師生體驗了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 學生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首先觀看了“多彩文
澳大利亞青少年體驗貴州非遺文化 國際在線報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費菲):作為2019“中國旅游文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澳大利亞青少年體驗貴州非遺文化 國際在線報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費菲):作為2019“中國旅游文化周”系列活動之一,悉尼中國
保護非遺文化,“非遺進校園”意義深遠 為了深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讓非遺進校園成了近些年較為普遍的做法。多年以來,伴隨“非遺進校園”的日益深入,其重心也從最初的僅注重傳播、鑒賞層面而逐漸趨向包括技藝傳承、技能傳承在內的實踐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吧! 2020年12月5日至6日,“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與學科建設”國際學術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辦。論壇采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國際學者和國內外學者均通過騰訊會議線上參會。線下會議的現場,民間文學研究所所長萬建中認為,中國高校與非遺關系
丹桂飄香,秋意漸濃,金秋九月微風送爽,也為我們綿陽師范學院的廣大學子送來了絢爛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正所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本次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對我們大學生而言,亦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歷史文化凝聚而成的精神瑰寶。這自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認同,文化認同源于對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遺對傳遞民族文化、凝聚民族認同、重塑民族精神、增強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從2006年起,國務院決
近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青年報指導、中國青年網主辦,以“多彩非遺傳承經典”為主題的第二屆全國“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征集宣傳活動正式啟動。 據悉,第二屆全國“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活動征集,將精選出10大年度優秀實踐案例予以
據新華社報道,11月12日,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鶴嶺鎮南谷小學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紙影戲影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帶來一堂生動的非遺課,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紙影戲的魅力,增進對非遺文化的了解。 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
原標題:探竹編文化 傳非遺技藝——記袁花分宮花溪少兒社團走進非遺活動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自古以來竹就是被歌頌的對象,它堅韌、頑強、筆直向上,正因此,人們將它作為材料制成了許許多多的竹編制品。傳統的竹編工藝可上溯至新石器時代,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
思賢泉城研學為您解讀: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良好的社會資源,將它與研學旅行結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豐富研學旅行的內容層次,使活動形式多元化,另一方面研學旅行幫助非遺開拓了其傳習人群體規模,讓“人”和“物”有了生命力,更重要的是,非遺文化以研學旅行為載體的有效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