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貴州非遺資源十分豐富 , 中國丹寨非遺周打造多彩非遺盛宴 提到貴州大家會想起什么?也許是驚艷世界的中國天眼,也許是壯麗秀美的自然風光,也許是燦若星辰的非遺文化,總而言之,貴州在新老融合之中煥發著了無限生機和活力。 2017年以來,貴州省經濟增速明顯,進
一想到你在關注我就忍不住有點緊張 2006年6月10日 我國迎來了第一個“文化遺產日” 至今,走過了13個年頭。 今天 就讓我們再次了解一下 關于貴州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歷程吧~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新概念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隨著中國昆曲藝術
原標題:貴州非遺文化展驚艷巴黎 伴隨著腳步的移動,模特身上的銀飾碰撞出清脆的聲音,衣服上針法精湛、色彩艷麗的紋樣在燈光下似有微光流動,臺下掌聲陣陣,金發碧眼的觀眾無不為這來自東方的精美服飾贊嘆。 這是11月28日至12月4日在法國巴黎舉辦的貴州非遺文化展暨貴
面對一根根天然質樸的竹子與一綹綹薄如紙片的竹篾,楊杜娟的心中總會涌上一股激情,她覺得:每一根竹子所承載的價值與重量,都與一份悉心付出有關,每一綹竹篾都有一份感情,她們是那么的嬌嫩、可愛、純潔,伴隨著自己繁雜的日常生活。既定選擇,吾心無悔,如此這般,枯燥的日子
編者按: 進入“中國十大竹鄉”之一的貴州省赤水市,竹葉伴隨著清風瑟瑟作響,放眼望去,漫山皆竹,滿眼皆綠。楠竹、慈竹、斑竹等多種竹類郁郁蔥蔥,132.8萬畝的竹林地為竹編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赤水市大同鎮民族村非遺“赤水竹編”培訓基地里,竹絲扣瓷、竹編
中國日報版面截圖 1990出生的楊昌芹是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貴州省赤水牽手竹藝發展有限公司經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赤水竹編傳承人。在她看來,赤水竹編不僅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同時也讓她通過竹編直接或間接帶動當地上千人就業,其中很多是貧困留守婦女。如今
在2018年央視春晚黔東南分會場,有這樣70名姑娘,僅著裝就用了4個多小時,穿上后需頂著三四十斤的服飾進行排練。她們不敢輕易晃動,因為穿在身上的衣服是姑娘出嫁的嫁衣,從出生起她們的媽媽就開始為她們準備,每件衣服和銀飾都充滿了家人對姑娘的愛與祝福。 而在除夕當晚
原標題:博物館+非遺美食,貴州省博物館更添“煙火氣” 博物館里過大年。1月14日,貴州省博物館聯合非遺美食絲戀絲娃娃推出“貴陽小吃宴”,旨在推動貴州傳統文化和餐飲文化發展與傳播,讓博物館更具“煙火氣”。 據了解,從1月14日至月底,貴州省博物館將設置美食裝置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靜遠 彭俊 李夏):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央視網快看推出系列訪談《非定義青年》。我們采訪了5位不同領域的青年人,他們分別是湖北省孝感市公安局民警陳特、甘肅省西和縣孟磨村駐村第一書記賈麗婕、非遺獨竹漂傳承人楊柳、漫畫作者@大綿羊bobo、旅行
貴州18個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名單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網發布《關于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提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337項,貴州凱里酸湯魚制作技藝、赤水獨竹漂等18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