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4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知識產權日,記者注意到,南京首個專注于非遺保護的微法庭在今日舉行了揭牌儀式。 提到知識產權保護,很少有人可以將其和非遺聯系到一起。隨著我國越來越多的非遺資源得到開發、走向市場,知識產權糾紛逐漸顯現,絨
中華之美,美于其靈性 相比于西方,國人似乎更善于觀察 古人觀察自然之物 在造物者的饋贈之中 山川湖海、花鳥魚蟲之間 感受萬物形態,反復細琢其形其韻 然后加之靈感創作 將勾、捏、纏、繞等手法揉于時間 造出神韻合一的藝術佳作 驛城老街窈窕梳女 “纏一朵花開,寄萬物
古人言:“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隨著時間的流逝,漂亮的花朵終將會枯萎凋謝。這是自然的規律,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為了留住一朵花的光彩和嫵媚,古人也想了多種方法,而纏花和絨花則是以另一種形式,留住鮮花的綻放之美。 纏花 纏花是一種擁有悠久歷史背景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重要體現,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傳承的重要紐帶。為更好地保護與傳承非遺揚州絨花,1月17日,商學院“花想容”團隊前往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仙女鎮揚州征誠絲絨工藝品有限公司進行參觀學習,近距離觀察傳統手藝人制作揚州絨花的過程,通過學習與
【編者按】春暖人間,“玩”力十足。伴隨濃濃的煙火氣,文體旅消費強勢回暖。春節檔熱片“上頭”,岳廟打卡忙,“笨笨”賣爆了;景區門口,背誦《滿江紅》的游客排起了長龍;開年即《狂飆》,帶火了2000年前的《孫子兵法》,取景地也接待了絡繹不絕的游客;大劇一票難求,
中國江蘇網12月10日揚州訊 12月9日中午,揚州新盛街道七里甸社區精心組織開展的“尋簪記”非遺小課堂最后一期活動在華城科技廣場圓滿舉行。此次活動邀請了90后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絨花制作技藝傳承人征珊珊作為指導老師,向二十余名參與活動的樓宇小伙伴科普和指導傳統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