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民歌博物館里,穹幕影院通過聲光技術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傳統民歌魅力;榆林老街非遺小劇場里,別開生面的榆林小曲展演吸引游客駐足;省十七運火炬傳遞至綏德,鑼鼓震天的秧歌表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如何讓非遺“活”起來、火起來?榆林一系列創造性、創新性做法
陜北面花。 陜北石雕。 在佳縣赤牛坬村,村民們正在為游客表演融合了陜北民歌和陜北秧歌的農耕實景劇。 本報記者張樂佳文/圖 陜北民歌博物館里,穹幕影院通過聲光技術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傳統民歌魅力;榆林老街非遺小劇場里,別開生面的榆林小曲展演吸引游客駐足;省十
2月18日上午,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在陜西省榆林市開幕。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作為年會三個主賓省之一,精選全省各地46個非遺項目和百余名傳承人參加年會各項活動,策劃了“齊魯街”特色非遺街市版塊,打造了齊魯書院沉浸式展廳,將非遺展陳與非遺集市、現場體驗場景
剪紙、皮影、倒糖畫,油茶、糌粑、胡辣湯,左邊一場川劇變臉,右邊一首陜北民歌,里面變著寶豐魔術,外面扎著濰坊風箏……這幾天,陜西榆林“非遺大集”上人山人海,處處有前來觀看體驗非遺的游客,老人們圍坐在秦腔臺邊,瞇著眼睛享受著傳統藝術,孩子們跳來蹦去,好奇地參觀著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