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一個節日,也是一種綜合性的民俗文化。過年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儀式感”。2006年,春節被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是國家級非遺名錄體系中傳統節日
1月23日,大年初二,耒陽市敖山廟會如期而至。活動現場鼓樂喧天,禮炮齊鳴,洋溢著濃濃年味。當地村民、各地游客在多姿多彩的活動中,祝福新的一年福壽安康,五谷豐登。 黎明時分,旌旗招展,鑼鼓喧天,紙船、龍獅、腰鼓、繡球、響器、鐵銃等近30個項目,早已聚集一堂,
方寸琺瑯,掐絲清韻。 花卉紋樣,晶瑩靚麗。 裝飾色彩,華麗典雅。 這就是掐絲琺瑯的魅力。 今天《非遺迎新春 民俗尋年味》欄目,帶您一起走近掐絲彩釉畫,感受傳統技藝的精妙之處與“潮”范兒十足的非遺魅力。 掐絲彩釉畫又叫掐絲琺瑯,采用掐絲琺
圖為張福高一家在捏制兔子?!『蚊髦椤z 中新網貴州平塘1月24日電 (何明珠 林雪香 周燕玲)燕舞新春,兔年吉祥。新春佳節之際,貴州省平塘縣牙舟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福高一家四代同堂,一起用陶土捏制各式各樣的萌兔慶賀新春,祈禱新的一年,國家繁榮富強,人民
圖為張福高一家在捏制兔子。 何明珠 攝 中新網貴州平塘1月24日電 (何明珠 林雪香 周燕玲)燕舞新春,兔年吉祥。新春佳節之際,貴州省平塘縣牙舟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福高一家四代同堂,一起用陶土捏制各式各樣的萌兔慶賀新春,祈禱新的一年,國家繁榮富強,人民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非遺傳承人指導孩子制作年畫。人民網 張玉峰攝 手握“拳刀”,凝神靜氣,木板之上細致挑刀、修邊……臨近春節,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美琦更忙了。 “瞧,是不是很有年味?”1月18日,在工作室里,陳美琦端起一塊刻有兔子造型
春節將至,揚州市面塑非遺傳承人孟曉紅歷時1個多月時間,創作了“虎娃鬧春”面塑作品。50多個頭戴虎頭帽 、腳穿虎頭鞋,形象栩栩如生的孩童造型面塑人物,載歌載舞,喜慶熱鬧。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1月18日,記者在孟曉紅家中見到了這50多個“虎娃”。這些虎娃
揚州非遺面塑迎新年,捏出50多個“虎娃”鬧新春00:0001:02打開鳳凰新聞客戶端 提升3倍流暢度現代快報訊(記者 顧瀟 文/攝)春節將至,揚州市面塑非遺傳承人孟曉紅歷時1個多月時間,創作了“虎娃鬧春”面塑作品。50多個頭戴虎頭帽 、腳穿虎頭鞋,形象栩栩如生
原標題:江蘇揚州:創新非遺“揚州燈彩”鬧新春 江蘇揚州:創新非遺“揚州燈彩”鬧新春 來源:人民網-圖片頻道 2018年02月22日16:00 2018年2月21日,揚州市民在一家大型商場內選購融入現代元素的創新非遺“揚州燈彩”。莊文斌/人民圖片 相關資料
一方木板,一支鐵筆, 筆尖落下,青煙騰起, 精美畫作的輪廓便開始出現。 這不是什么神奇的魔術, 而是一種古老的手工技藝——烙畫。 今天《非遺迎新春 民俗尋年味》欄目帶大家走近河套烙畫,與巴彥淖爾市河套烙畫制作技藝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周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