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栩如生的濟南皮影,聲情并茂的山東快書,精致華麗的楚式漆器髹飾技藝,簡約精美的苗族蠟染和苗繡……不久前,在山東濟南召開的第七屆全國非遺博覽會上,全國332名非遺傳承人、284個非遺項目參展參演,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遺技藝、特色表演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集中亮相,受到觀
5月12日,來自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的學生在張家界市武陵源區乖幺妹土家族織錦基地學習體驗土家族織錦非遺技藝。今年以來,湖南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依托旅游資源優勢,面向省內外各級各類學校推出民間非遺工藝研學旅行線路湖南張家界:非遺技藝研學游,通過現場教學、操作體驗等方
中新網長沙5月25日電 (唐小晴 龔倩)25日,“湘繡非遺進課堂”活動在長沙市芙蓉區育英學校啟動,現場展示了近300幅學生刺繡作品和湘繡精品。湘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擁有兩千多年傳承歷史,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絕技鬅毛針使獅虎成為湘繡傳統經典作品,雙面全異繡被譽為
5月24日,“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2023年湖南非遺展示體驗月系列活動在湖南省文化館啟動。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湖南省直機關工委、湖南省直機關婦工委相關負責人參加啟動儀式。本次活動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湖南省文化館(湖南省非遺保護中心)主
5月26日至5月28日,蘇州美術館將聯合蘇州市非遺辦連續三天舉辦非遺夜集市和美術館館內導賞及非遺體驗活動,感受非遺與美術的碰撞,給你集市與觀展的雙重體驗!持續三天的蘇州非遺主題市集,將非遺傳統技藝的魅力進一步帶進觀眾的生活。同時,26日至28日蘇州美術館將延時
安次區第什里村發展風箏加工制作產業“非遺風箏”放飛新希望高峰時期,風箏加工戶3000余戶,從業人員10萬余人,年產風箏100萬只,年產值逾3000萬元趙艷強在網上傳授傳統風箏制作技藝。河北日報記者孟憲峰攝串式風箏、桶式風箏……近日,走進廊坊市安次區第什里村的趙
4月28日,剡山小學迎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他是首批嵊州竹編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俞樟根。他進入剡山小學的“剡編竹藝”課堂,深入了解了剡山小學開展竹編課進行竹編技藝傳承的情況。隨同俞樟根老人一同到訪的還有央視專題紀錄片欄目組的記者,對俞樟根老人的到訪進行了全程跟蹤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