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非遺,與鄉村振興相互助力 *本文為《半月談》2022年第23期內容 非遺,關于一人、一物、一地,往往在不經意間化作一縷鄉愁,觸動人內心深處的柔軟。千百年來,非遺與鄉村同命運、共興衰,結下了不可分離的緣分。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非遺元素無疑將給鄉村
“白馬山高鎖煙雨,最美茶園藏腹中;鐘靈毓秀孕碧翠,茗香榮耀譽廣東。”11月10日,封開白馬茶制作技藝就業幫扶車間及非遺工坊正式掛牌,這也是封開縣首個掛牌的非遺工坊。 封開縣文廣旅體育局、人社局、農業農村局等有關領導為《封開白馬茶制作技藝》就業幫扶車間及非遺工
為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推動涼山非遺特色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幫助涼山非遺走出去、活起來,4月18日至22日,在涼山彝族自治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機關黨委書記王勇、非遺科科長姚永梅的帶領下,在各相關縣(市)文廣旅局的支持下,負責“成都手作”運營的四川省老伙
首先感謝邀請,其次表示道歉,被邀了這么久才有時間來答。 這部片子我還沒看,但是就傳統手工技藝會不會失傳的問題,我想說,最少不會都失傳。 這樣回答有點討巧,但是要知道,傳統手藝的范圍很大,既包括片中展示的蘇繡、玉雕技藝、紫砂制作技藝這樣的大名鼎鼎的技藝內容,也包
一把剪刀,一張紅紙 剪藝傳情,指尖乾坤 剪紙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悠久、魅力獨特、經久不衰,在民間藝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走進第五師雙河市,感受剪紙的獨特魅力。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正在直播 00:00 進入全屏 50
2022年8月11日,成都“大運好禮”評審委員會最終評審出20款產品進入首批“大運好禮”名單。棕編熊貓榜上有名,所營造的非遺生活美學場景將傳統技藝與在地文化巧妙融合,每一只熊貓都做得精致、細膩、飽滿、傳神,成為成都造“好物”的代言之一。 棕編熊貓,技藝發源于
11月10日是第五屆進博會的最后一天,天山路街道“張書嘉海派面塑保護傳承工作室”創始人張書嘉受邀來到“上海非遺客廳”,通過面塑展示和互動體驗,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發現、感受面塑這一“指尖上的非遺”的魅力。 上午9點,“上海非遺客廳”開門迎客,作為非遺面塑第三代
圖為揚州建搓背館,活態傳承揚州搓背技藝 “揚州傳統搓背術”作為揚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當下如何傳承揚州搓背技藝,15日,揚州市休閑文化產業協會會長劉廣明告訴記者,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搓背培訓班已開班,第一批30名學員在揚州搓背館參加現代護
原標題:手工匠人堅守指尖上的非遺 申子堂仔細選擇適合做竹編的簞竹。 申子堂將竹子加工成竹條。 申子堂將準備好的竹條編織成竹籮。 作為非遺傳承人,申子堂希望將竹編技藝保護好、傳承好。 近年來,陽西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高度重視,越來越多隱藏在民間的手
涂國佳在編織畬族彩帶章村鎮供圖中新網湖州9月16日電(施紫楠王豆豆)一個織帶架,綁上幾十根五彩絲線,一塊削尖的竹片,一挑一撥穿插其中,獨具畬族特色的彩帶在一雙巧手中漸顯雛形。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章村鎮郎村村文化禮堂內,涂國佳正在教授當地婦女畬族彩帶編織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