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 成博 伴隨著鏗鏘的鑼鼓,一條彩龍時而騰飛云霄、時而龍游四海,栩栩如生勝似真龍,現場頻頻熱烈叫好。這是國家級非遺黃龍溪火龍燈舞的表演現場。 1月16日下午,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成華區人民政府主辦,
云南網訊(記者趙崗)紅紅的剪紙藝術,是中國人年味的記憶,貼窗花同貼對聯一樣,是過年必不可少的事情。12月24日,在虎年來臨之際,2022都市頻道窗花節活動在昆明啟動,并為市民免費發放紅紅火火的寅虎窗花。 市民排隊領取窗花記者趙崗攝 記者了解到,窗花節已經持續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欣怡圖/主辦方提供 “趁墟猶市井,收潦再耕桑。”到墟市采辦年貨,是“老廣”在春節前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動之一。 近日,由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節慶‘嘆’非遺”——“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非遺年貨墟市于廣
2023年春節、元宵節期間,北京市東城區以“福滿京城 春賀神州”為主題,匯聚全區八大區級重點活動,以及四大系列150余項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市民獻上精彩的“新春文化大集”。 地壇新春系列文化活動持續5天 2023新春游樂會圍繞“文化傳承”“文化消
金虎一躍乘風去,玉兔輕盈送福來。在喜迎兔年新春的日子里,“‘兔’步青云”風箏制作、玉兔手提燈籠DIY等手工體驗活動將非遺項目與兔年相結合,讓市民感受傳統年俗文化和非遺帶來的濃濃年味。 1月18日,記者走進徐行鎮文化體育服務中心,紅紅火火的年味撲面而來。貼著“兔
一雙巧手,捏出濃濃年味;一把剪刀,承載美好祝福。1月15日,鹽城亭湖竹林大飯店舉辦“竹林賀歲、非遺迎春”活動,為即將到來的春節“造勢”,憨態可掬的人物面塑、惟妙惟肖的鮮紅窗花、復雜又精巧的中國結,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 “馬上就要到兔年了,我就做一個可愛的兔
原標題:品嘗“舌尖上的非遺”,秀出“獨門絕技”,一起來“非遺過大年” 戶外張燈結彩,室內生龍活虎,各色非遺美食令人垂涎欲滴……1月28日,浦東新區首屆“年俗文化節”系列活動之“非遺過大年”在位于錦繡路2769號的浦東群藝館新館開幕。 新館大廳內,數十個非遺展位
歡歡喜喜過大年,少不了傳統文化營造的年味兒。大年初三,人們吃過了團圓飯、回了娘家,紛紛走上街頭,尋找年味。一大波的非遺體驗活動,讓市民和游客享受到了熱氣騰騰的文化大餐。 下午,老城區仁豐里熱鬧非凡。在這家昆曲非遺傳承基地,張春香老師在向市民、游客傳授技藝。
春節期間,劇場里詼諧幽默的川劇看得觀眾們掌聲不斷;游樂場里,《天塔獅舞》《鐵水鋼花》等傳統雜技、非遺項目看得人眼花繚亂、驚嘆連連;還有提線木偶戲、大型河燈祈福,更是讓無數孩子樂開了花…… △在歡樂谷,市民用筆寫下了新年祝福 兔年春節假期的第一波出游熱正在進行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游 通訊員 劉琛)舞臺上,3個木偶在演員手中不斷跳躍,脖子上的珠子也隨之高高拋向空中,然后穩穩地落回木偶頭上,臺下的孩子們紛紛睜大眼睛、屏住呼吸,不時爆發出一陣陣歡呼……今年6月11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湖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