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一市級非遺項目因造假被撤銷
本報訊(記者李玉波)近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文化旅游廣電局發布通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及《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第59條規定,因項目申報人周斌和項目保護單位御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限公司在“周氏揉筋復骨術”傳統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過程中弄虛作假,未盡保護單位法定義務,經研究決定,依法撤銷市級非遺拓展項目“周氏揉筋復骨術”和御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限公司保護單位資格。
據御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孫成介紹,周斌于2020年3月30日加入公司,他一直稱自己祖傳正骨,并在很多單位任職。
“2020年6月,周斌開始在烏拉特前旗申報非遺項目‘周氏揉筋復骨術’,希望公司支持,因為他說申請的是他家祖傳的技法,所以在申報過程中公司也給予幫助。”孫成說,“在他申報成功后,我們發現他的申遺資料存在造假并且通過親戚利用關系辦理的違法違規行為,所以我們向當地相關部門舉報,取消我們對他申遺項目的保護?!?/p>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信息資源。自2003年非遺保護工程啟動以來,無論政府還是民間,非遺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非遺保護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稍趥€別地方還存在個別暗箱操作行為。
2015年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的紅茶制作技藝傳承候選人王某,在公示期內就被9人聯名網上實名舉報,質疑其相關履歷、師承關系造假虛構。更有甚者,直接聯系購買非遺相關實物,冒名申報非遺傳承人,且通過審核,搖身一變成為非遺傳承人。
非遺造假,究其根源,無非是非遺之名與非遺之利。非遺項目一旦申報成功,項目傳承人也會同時指定。傳承人不但能得到政府機構的官方認可,即非遺項目的證書與補助金,也能受益于因官方認可而衍生出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業內人士建議,加大對非遺造假行為的處罰力度,使非遺造假違法成本提高,形成法律威懾力。如因相關利益牽涉,審核人員違規操作,應負有連帶責任。非遺審核具體而煩瑣,不能為了完成任務、達到指標,而有所松懈,放寬標準。
來源: 工人日報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