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5月21日中國農歷小滿節氣,由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永興東潤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夏·非遺華夏秀—小滿到秋分”親子時裝秀活動在該館多功能廳成功舉辦。
本次“非遺華夏秀”以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的“二十四節氣”為設計靈感,提煉生肖兔的形象,將苗繡、苗族蠟染、侗族藍染植物染、扎染等非遺技藝結合當代生活方式中的時尚趨勢進行現代審美的創新設計。
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副館長蘇丹在開場發言中指出,中國工美館中國非遺館作為國家級文化殿堂,致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浩如煙海,形態豐富,是我們創造當下美好生活的重要資源。服裝服飾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它不僅表現為一種形態,更蘊含著人與自然、與社會的關系。希望大家可以通過本次的活動,切身感受我們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創新創造的精神。
本次活動將非遺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的服裝之中,旨在體現傳統文化與日常生活的連接,以更好實現對非遺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秀的三個篇章分別體現不同節氣大自然的色彩變化,綜合“景、光、秀、演、樂”等藝術表現形式,展現設計師楊潔將二十四節氣元素結合非遺技藝進行創新性表達,詮釋了小滿到秋分時節,大自然的美妙所賦予親子時裝的靈感,展現中國文化中遵循自然規律的精神思想。
同時以中國非遺技藝結合時尚為鏈接的親子互動,也是本次活動特別溫情有愛之處。父母陪同孩子一起參與,讓傳統文化以綜合美學形式為家庭教育提供了一種有內涵的全新方式。永興東潤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所倡導的價值觀與“關愛、陪伴、家庭”高度一致,并率先探索非遺技藝與親子時尚的有效結合。孩子們在親子時裝秀中快樂自在的狀態非遺|“夏·非遺華夏秀—小滿到秋分”親子時裝秀在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展現出更加自信,更懂關愛、學會自律等美好品質,同時也被非遺所蘊含的品質和時代精神所吸引。非遺不僅得到了更多的關注與傳播,也是為年輕一代的文化自信打下基礎。
本次“夏·非遺華夏秀”是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相結合的一次有益探索。活動通過服飾這一載體,讓非遺以全新面貌與人產生互動關聯,用直觀且動人的美體現傳承與創新的完美結合,彰顯美與愛的主題。非遺融入到當下生活有利于更好地傳承非遺,傳統與時尚、文化與產業的更好融合充分體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供圖)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高唐老豆腐是山東聊城高唐縣的非遺美食,素有”要長壽,吃豆腐”的說法呢!不管是建水豆腐的古法技藝,還是徽州毛豆腐的別樣風情;無論是高唐老豆腐的皇家典故,還是小蔥拌豆腐的清白品格,每一道豆制品美食背后,都承載著獨特的地方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
非遺手工制作活動是一項極具文化魅力和創意的活動,它涵蓋了眾多中國傳統工藝和民間藝術的精髓。親手制作香篆,不僅可以感受香道的獨特魅力,還能體驗傳統文化的韻味。腰扇制作:體驗中國傳統工藝的瑰寶,親手制作一把精美的腰扇,感受其獨特魅力。你可以親手
推開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的朱紅大門,一場關于燕京八絕的奇幻冒險正等待著您與孩子共同開啟。北京工藝美術館只準備了這些?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誠邀您和孩子在這個春天,親手“復活”沉睡的北京非遺技藝,在展館前感受文物美學,在研學區親手傳承非遺技術,這趟
非遺集市作為展示和傳播新疆非遺的重要平臺,能夠進一步推動非遺傳承與發展,讓更多人了解、珍視并參與,共同守護和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吐魯番剪紙非遺傳承人季玉蘭表示參與首屆民間藝術季非遺活動,我感到非常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