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國際青少年在都江堰感受四川非遺文化!
國際青少年四川非遺文化體驗之旅在青城見素山居舉行。來自美國、法國等多個國家的8名青少年通過體驗中國武術、美術、茶藝等項目,深度感受非遺文化。
周末,40萬人打卡非遺節 在成都遇見世界!
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主會場現場參與人數超過40萬人次。在眾多展覽中,位于非遺博覽園五洲情會展中心一樓的“中國非遺創意設計作品授權展”雖然規模不大,卻吸引了眾多業界大咖關注。這是非遺節舉辦以來首次聚焦“非遺創意設計作品授權”開展主題展覽。
孩子們的巧手編出了什么花樣?到非遺節崇州分會場看稀奇
除了國際竹文化論壇之外,崇州主題分會場還舉辦了國際竹編創意設計作品展、天府小匠人”(竹編)競技和國際竹編競技等活動。10月20日下午,“天府小匠人”(竹編)競技決賽在國際博覽園舉行。現場38位中小學生手中竹篾飛舞,各種作品花樣百出,吸引了眾多國內外觀眾圍觀。
據了解,該活動主要面向成都市各中小學校學生開展,通過技藝成果展示,提升廣大中小學對非遺的認知。
嘉年華促成都“文商旅”融合,打造“國際非遺+”文化地標
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成都市青羊區人民政府為指導單位,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中心主辦的FUNNYICH嘉年華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拉開序幕。此次活動以“趣玩,趣享,趣創造”為主題,倡導大家盡情享受文化魅力的趣味,沉浸在非遺與現代生活的結合之中,迸發創意靈感的場景之中。
通過“著迷之聲”—非遺賦能·風尚論壇、“著迷之秀”——ICH·時尚致愛盛典、“著迷之城”——非遺主題演藝+互動活動展覽三大板塊,闡述國際非遺創意產業園將以文旅品牌跨界及國際非遺創新為特色,構建集“文、旅、產、商”為一體的城市文化體驗核心區,打造全國唯一以“國際非遺+”為超級IP的城市文創跨界度假區和城市微旅游目的地。
詩書共濟輝映蜀繡,非遺傳習且看郫都
作為蜀繡之鄉,郫都區在傳承和發揚蜀繡非遺文化方面,久久為功,與時俱進,探索傳承蜀繡工藝的新途徑,創新傳播蜀繡文化的方式,將蜀繡傳承推廣載體式與當前社會傳播途徑相結合,編寫編排了首部非遺文化傳承雙語教程、首場非遺文化傳承實景劇《絲絲公主與白巨人——蜀繡緣起》。
活動現場,郫都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吳紅艷宣布《絲絲公主與白巨人——蜀繡緣起》正式發布。吳紅艷表示,《絲絲公主與白巨人——蜀繡緣起》能夠寓教于樂,可以讓更多人,特別是青少年兒童,通過更生動形象的方式了解蜀繡、喜歡蜀繡、傳承蜀繡。
趙偉斌:把廣東醒獅帶向海外的非遺傳承人
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主會場活動上,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IP形象“飛飛與醒醒”率先亮相。因其形象取材于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獅舞,廣東醒獅也隨之人氣大漲。
出生在獅舞表演世家的廣東醒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趙家獅”第五代傳人趙偉斌7歲就開始隨父習藝,40年來從未間斷過舞獅藝術生涯,對醒獅的熱愛根植于非遺傳承事業的深厚土壤,為采擷非遺文化精粹向海外傳播,培育下一代本土非遺傳承人而孜孜向前。
白孔雀藝術世界非遺市集開張,市民在挑選工藝品。通過整合非遺技藝、藝術展覽和創意市集等多元化業態,白孔雀呈現出聚集效應,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藝術創新工作室和公眾的目光,也逐漸成為京城文化消費新熱點。白孔雀藝術世界從傳統的老式商場轉型為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非遺文化探索的實踐,更是一場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對話。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將繼續深化動畫專業教學設計與非遺文化的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動畫數字藝術的創新結合,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
2024年12月4日,盤點“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非遺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乙巳春節是版春申遺后的首個春節,讓我們一起盤點首個“非遺版”春節里的節里非遺年味。此次巡演活動不僅展示了豐富的地方民
2019臨沂民俗非遺文化廟會,將于12月6日盛大開幕,屆時會有民俗表演,抖音歌舞秀,漢服旗袍秀、舞龍舞獅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逛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2019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讓我們開啟臨沂民俗非遺文化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