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近日,橋頭鎮中心小學舉辦“少兒畫非遺”主題畫展,通過畫非遺、展非遺活動,增加少年兒童對非遺的了解,讓少年兒童關注非遺,走進非遺,傳承非遺。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本次畫展展出的作品均為“東莞有你繪美麗——2022年少兒傳統文化美術作品征集比賽中的獲獎畫作,當中有獲得一等獎的作品:賴珈頤《我是戲曲迷》《扎花燈》、梁子依《粵劇印象》、羅宇曦《少年莫家拳》、莫芷昕《傳承莫家拳》、宋美晨《我的粵劇夢》、尹均瑤《舞獅表演》,還有獲得二等獎的作品:李泳怡《東莞戲曲》。
賴珈頤《我是戲曲迷》(市一等獎)
賴珈頤《扎花燈》(市一等獎)
李泳怡《東莞戲曲》(市二等獎)
梁子依《粵劇印象》(市一等獎)
羅宇曦 《少年莫家拳》(市一等獎)
莫芷昕《傳承莫家拳》(市一等獎)
宋美晨 《我的粵劇夢》(市一等獎)
尹均瑤《舞獅表演》(市一等獎)
生動有趣的粵劇、精彩絕倫的莫家拳、美輪美奐的花燈、姿態萬千的傳統舞獅......多姿多彩的傳統文化在孩子們的筆下散發出絢麗的光芒。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童真童趣和想象力。孩子們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心中的非遺大世界,用自己的視角表達著對家鄉的深厚感情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展示著中國非遺文化的魅力。
據畫作指導老師陳小雁表示,他們通過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將傳統文化巧妙融入到少兒美術課堂,讓傳統文化的種子植入孩子的心,進一步增強少年兒童對于非遺文化的認同感,提升他們的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引導孩子們自覺弘揚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鳳凰網廣東發自東莞
來源:橋頭宣
編輯:莫彥琦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非遺文化探索的實踐,更是一場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對話。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將繼續深化動畫專業教學設計與非遺文化的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動畫數字藝術的創新結合,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
非遺手工制作活動是一項極具文化魅力和創意的活動,它涵蓋了眾多中國傳統工藝和民間藝術的精髓。親手制作香篆,不僅可以感受香道的獨特魅力,還能體驗傳統文化的韻味。腰扇制作:體驗中國傳統工藝的瑰寶,親手制作一把精美的腰扇,感受其獨特魅力。你可以親手
2月12日,壤巴拉非遺藝術展在東莞市文化館正式開幕,展覽將持續至2月23日。作為“文化原鄉·福地壤塘——2025東莞行”系列活動之一,本次展覽是壤巴拉非遺傳習所歷年來在各地舉辦的文化交流展示的延續。
馮川葉)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閩韻非遺進校園活動在福州市林則徐小學展開。這些課程不僅涵蓋了福建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非遺文化,還通過教學與體驗相結合的方式,讓青少年在實踐中深刻體會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此次“閩韻非遺進校園”活動,是福建民俗博物館
傳承文化根脈”非遺進校園活動。本次活動旨在帶領學子感受贛南非遺技藝,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共建和諧人文環境和校園氛圍。本次活動不僅使同學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贛南非遺,讓他們在體驗中感受到非遺的魅力,從而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尊重,促進青少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