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豐富廣大人民群眾在疫情防控這個特殊時期的精神文化生活,西安市雁塔區文化館閉館期間公共文化服務不打烊,特推出線上優秀非遺作品展,為您在此期間獻上一道文化大餐。
雁塔區非遺保護名錄現有53項,其中省級項目5項,市級項目10項,省級項目傳承人3人,市級項目傳承人9人,區級項目傳承人32人。我區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涵蓋面廣,涉及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十大類別,本次展出的是我區傳統手工技藝類的部分非遺項目。
下面讓我們跟隨這些作品,一起來感受這份藝術之美吧。
西安剪紙傳承人 惠延林
惠延林,筆名惠嫣羚,師從民間藝人李美芳,其作品《春戀》《夏韻》《秋實》《冬暖》《喜花》在2011年獲西安市首屆剪紙大賽最佳紋樣獎。是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安剪紙》項目雁塔區傳承人。
作為一名雁塔非遺傳承人,惠嫣羚老師的剪紙藝術,是傳承后結合藝術表達的發展創新,有生活積累,造型生動,有陜北民俗文化傳承,是裝飾繪畫和民俗文化創意的良好范例,對學生專業應用技能學習具有很好的引領作用。她的剪紙作品紋樣精細典雅、造型古樸,色彩艷麗,既保留了母地陜北民間剪紙藝人隨意而大膽、自由而奔放的創作理念,更將古都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蘊滲透渲泄于紙張。
她深入城市街角西安剪紙 |“傳承非遺文化,喜迎全運盛會”足不出戶遇見非遺之美,鄉村山野學習民間剪紙藝人技藝,潛心學習中外大家作品,從凡高《向日葵》莫奈《池塘.睡蓮》劉文西《陜北小姑娘》等作品中汲取營養,把傳統剪紙、繪畫藝術、色彩三維一體化,將中國民間色彩和國際化色彩融合應用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剪紙創意彩繪風格,使其不僅以剪法細膩,線條流暢而聞名剪壇,更將絢爛色彩揉進她的作品里,抒發了人類最初懵懂期的造型意識與審美情趣,更呈現出文化區域風格多元化狀態,她卓越的創造力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必將碩果累累。
作品展示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非遺文化探索的實踐,更是一場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對話。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將繼續深化動畫專業教學設計與非遺文化的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動畫數字藝術的創新結合,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
關于征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公告征集韶山市級非遺項目,旨在加強韶山非遺保護工作,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文化強國、紅色韶山貢獻力量。我們鼓勵各類具有韶山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歷史價值的非遺項目積極申報。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7月19日,“清爽榆林”陜北非遺美食節開幕,市民們紛紛前來打卡。7月19日,“清爽榆林”陜北非遺美食節暨榆陽區第二屆文化旅游啤酒音樂節在榆林瑞豐生態莊園正式啟幕。
旨在多方探討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法律保護之路,也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接著,西安交通大學的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負責人劉麗娜從非遺法律風險、非遺創作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為非遺傳承人提供了法律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