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新聞網 ( 熊輝 )(5月24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湖北主會場——湖北非遺產品優惠展銷季暨首屆非遺時裝秀新聞發布會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舉辦。“湖北非遺產品優惠展銷季暨首屆非遺時裝秀”活動期間,從5月31日至6月4日,設在武漢市國際會展中心的主會場。
“一塊茶磚走四方。長盛川青磚茶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46億元,當年實現利潤1030萬元,產品遠銷蒙古、俄羅斯等地,成為中蒙俄友誼的使者,趙李橋磚茶帶動5萬人就業,產品遠銷俄羅斯和西歐。”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陶宏家介紹,開幕式將推出《非遺耀荊楚》的專題匯報片,全面發布湖北非遺發展情況,并公布湖北首批非遺特色村鎮、街區并進行授牌及非遺企業代表發布湖北非遺產品優惠展銷季倡議。
“我們精選了湖北省內具有示范引領作用、展現地域特色和文化價值的非遺項目。”湖北省群藝館館長、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邢君成介紹,活動中還將舉辦“喜迎二十大 點亮新生活”湖北非遺成果展,按特色食品、手工制茶、傳統釀造、挑補織繡、手工工藝、傳統醫藥六個類別展區,設22個特裝展位,分別呈現長盛川青磚茶、孝感麻糖米酒、房縣黃酒、武漢漢繡、大冶刺繡等制作技藝。六個展區結合圖文、實物、聲光電多媒體等多種展陳方式,全方位展示湖北省非遺產品融入人民生活,非遺企業助力鄉村振興、脫貧致富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功經驗、最新成果等。
“‘錦繡中華 楚楚動人”湖北非遺時裝秀’,全面展示漢繡、堂紡疊繡、大冶刺繡、棗陽粗布、陽新布貼等多個湖北非遺項目的服飾系列精品。”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以及調研員孫旭說,活動亮點以模特現場走秀結合文藝表演的方式,其中有70%為代表性傳承人手工精制的傳統服飾;30%為武漢紡織大學設計,將湖北非遺元素與現代服飾設計巧妙融合,符合大眾審美的時尚服飾。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陶宏家介紹,按照活動倡議和自愿原則,湖北全省國家級、省級、市級和縣級非遺項目四級聯動,線上線下聯動,全省22家非遺企業代表共同倡議,6至8月推出優惠展銷季湖北非遺產品優惠展銷季暨首屆非遺時裝秀5月31日開幕,100個項目、470個非遺產品全部實行優惠展銷,有的優惠幅度達50%,以此擴大消費、助力文旅企業疫后重振。期間,還將開展線上直播帶貨。
”李茜認為,中國傳統民俗手工藝品不只講究用,更講究情,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女紅被稱為母親的藝術,它們不僅美在外在,更美在內涵,每一個花紋都經過奇思妙想,每一針一線都經過手的溫度,每一件成品都飽含著濃濃的親情,“這也是中國
課堂上,石家莊學院注重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深度融合,鼓勵學生設計開發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需求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非遺傳承熱情。“當非遺走進生活,我越來越發現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美。
據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秘書長侯惠哲介紹,現在工藝美術行業分為傳統手工藝品和現代工藝品生產兩大類。普查報告顯示,我國現共有省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1787人,其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65人。一邊是現代設計藝術專業的擴招與相對過剩,一邊是工藝美術專業的
絨花,這一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在今天又煥發出新的光彩。傳統手工藝品的延續重在守正創新,是將多元文化與工藝相結合。工藝美術是流傳于民間,在競爭、沖突與融合下推動向前的活物,而不應只是被收藏在博物館里,這對傳統手工藝來說無異于抹殺。
每一座城市,都隱匿著獨屬于自己的非遺珍寶,等著我們去發掘和感受。有著“東方水城”美譽的蘇州,其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光彩照人。這些非遺項目不但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的精華,更是咱們民族智慧與創造力的成果。讓我們一同去發掘并感受這些非遺文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