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到24日,延慶區將在10個民宿聚集村舉行非遺體驗活動
本報訊(記者 崔毅飛)住民宿、品非遺、享生活、過大年……昨天上午,延慶區第九屆北京非遺大觀園活動在八達嶺鎮石峽村啟動。從1月7日到24日,延慶區將在10個民宿聚集村舉行非遺體驗活動。啟動儀式上,延慶區文旅局為“延慶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舉行了授牌儀式。 2022年12月16日,延慶區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延慶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涉及五大類18項。其中傳統舞蹈類:延慶高蹺;傳統體育類:陳式太極拳;民俗類:永寧大集;傳統美術類:糖畫、植物拼貼畫、傳統插花;傳統技藝最為豐富,包括:手工編織技藝、傳統皮活制作技藝、烘焙法制油技藝、三司村柏木熏肉制作技藝、延慶傀儡制作技藝、延慶傳統豬頭獅子制作技藝、傳統饸饹制作技藝、傳統虎頭鞋制作技藝、蒙鑲技藝、海棠汁古法熬制技藝、杏仁菜粥制作技藝、古建筑彩畫技藝。 在1月7日的啟動儀式上,延慶區文旅局為“延慶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人代表舉行了授牌儀式。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北京非遺大觀園活動,延慶區整合了延慶非遺中的“美食”,推出“延慶非遺宴”。延慶火勺、賀氏醬豬臉、永寧豆腐、三司村柏木熏肉、延慶傀儡、傳統饸饹、古法海棠汁、杏仁菜粥、黃芩茶、媯川白酒等延慶特色美食被端上餐桌。據活動主辦方透露,他們將選取重點民宿經營單位進行培訓,搭配出適合不同就餐人數的套餐,方便消費者品嘗“延慶非遺宴”。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非遺傳承日在互動體驗中,游客們將觸摸千年的文化脈絡,在市集的煙火氣中續寫匠心故事。在享受娛樂休閑的同時,游客們還可以在不同的院落中欣賞古琴、香文化和曹氏風箏展覽,充分體驗大觀園獨特的文化魅力。在這個五一假期,來大觀園盡情享受這場傳統與現代交
”李茜認為,中國傳統民俗手工藝品不只講究用,更講究情,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女紅被稱為母親的藝術,它們不僅美在外在,更美在內涵,每一個花紋都經過奇思妙想,每一針一線都經過手的溫度,每一件成品都飽含著濃濃的親情,“這也是中國
課堂上,石家莊學院注重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深度融合,鼓勵學生設計開發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需求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非遺傳承熱情。“當非遺走進生活,我越來越發現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美。
面塑藝術,不僅是一種技藝的展現,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木版年畫,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傳承著中國傳統年畫的精髓。手造華章,濟寧非遺等你來探秘科技不是文化的顛覆者,而是傳承的擺渡人,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終將讓非遺從口傳心授的技藝變成可感知、可交互
螺鈿工藝是一種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應用于漆器之上。1、題目:猜一猜:傳統非遺“螺鈿工藝”廣泛應用于哪種器物之上?螺鈿工藝是一種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應用于漆器之上。以上就是猜一猜:傳統非遺“螺鈿工藝”廣泛應用于哪種器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