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博羅縣泰美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鎮非遺工作站聯合博羅縣幸福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幸福公益隊、赤嶺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赤嶺村委會廣場開展“傳承非遺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系列志愿服務活動——手工竹編一起學。活動由泰美鎮傳統手工竹編手藝人聶太勝現場傳授手工竹編傳統手藝,讓村民近距離學習和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讓泰美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
竹編制品存在于老一輩人的生活中,竹篩子、圓簸箕、竹刷、竹籃曾是尋常百姓家中件件不離手的常用工具,隨著時代的發展,竹編制品慢慢被塑料、不銹鋼等工業制品取代……聶太勝向村民介紹了手工竹編手藝的發展歷史。2008年,竹編被列入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現場活動的任務是制作筲箕和簸箕。聶太勝從竹子的挑選,到制作竹片竹條,一一詳盡地向在場的群眾介紹。竹編所用竹絲斷面全為矩形,在厚薄粗細上都有嚴格要求,根根竹絲都通過勻刀,達到厚薄均勻、粗細一致,竹編工藝大體可分起底、編織、鎖口三道工序,以經緯編織法為主……聶太勝一邊介紹,一邊示范著。現場群眾也跟著動手,感受竹編手工藝帶來的樂趣。
據悉,泰美鎮將持續開展“傳承非遺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系列志愿服務活動,讓更多泰美群眾感受非遺魅力,一起傳承和保護非遺文化,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記者】廖鈺嫻
【通訊員】曾麗玲
【作者】廖鈺嫻
【來源】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白孔雀藝術世界非遺市集開張,市民在挑選工藝品。通過整合非遺技藝、藝術展覽和創意市集等多元化業態,白孔雀呈現出聚集效應,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藝術創新工作室和公眾的目光,也逐漸成為京城文化消費新熱點。白孔雀藝術世界從傳統的老式商場轉型為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非遺文化探索的實踐,更是一場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對話。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將繼續深化動畫專業教學設計與非遺文化的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動畫數字藝術的創新結合,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
2024年12月4日,盤點“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非遺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乙巳春節是版春申遺后的首個春節,讓我們一起盤點首個“非遺版”春節里的節里非遺年味。此次巡演活動不僅展示了豐富的地方民
2019臨沂民俗非遺文化廟會,將于12月6日盛大開幕,屆時會有民俗表演,抖音歌舞秀,漢服旗袍秀、舞龍舞獅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逛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2019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讓我們開啟臨沂民俗非遺文化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