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新聞1月8日電 (記者 陳杭)以“住民宿·品非遺·享生活·過大年”為主題的延慶區第九屆北京非遺大觀園活動7日在八達嶺鎮石峽村啟動。活動現場,延慶區文旅局為“延慶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舉行了授牌儀式。7日到24日,延慶區還將在9個鄉鎮的10個重點民宿聚集村舉行豐富多彩的非遺體驗活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璀璨成果。延慶區積極發揮非遺文化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合理利用本地非遺資源,促進文化消費與旅游消費有機結合,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新模式。
2022年12月16日,延慶區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延慶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涉及五大類18項。其中,傳統舞蹈類:延慶高蹺;傳統體育類:陳式太極拳;民俗類:永寧大集;傳統美術類:糖畫、植物拼貼畫、傳統插花;傳統技藝最為豐富,包括:手工編織技藝、傳統皮活制作技藝、烘焙法制油技藝、三司村柏木熏肉制作技藝、延慶傀儡制作技藝、延慶傳統豬頭獅子制作技藝、傳統饸饹制作技藝、傳統虎頭鞋制作技藝、蒙鑲技藝、海棠汁古法熬制技藝、杏仁菜粥制作技藝、古建筑彩畫技藝。活動現場,延慶區文旅局為“延慶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舉行了授牌儀式。
據悉,從1月7日到24日,延慶區將在9個鄉鎮的10個重點民宿聚集村舉行豐富多彩的非遺體驗活動,延慶區、海淀區、河北張家口市、內蒙古興和縣的優秀非遺項目在活動中精彩呈現。通過非遺文化與村莊符號的有機融合,打造旅游新IP,在推動鄉村振興、傳承非遺文化的同時帶動農民就業增收。
活動期間,延慶區還整合了延慶非遺中的飲食品類,推出了“延慶非遺宴”,打造延慶美食新符號。延慶火勺、賀氏醬豬臉、永寧豆腐、三司村柏木熏肉、延慶傀儡、傳統饸饹、古法海棠汁、杏仁菜粥、黃芩茶、媯川白酒等頗具延慶地方特色的美食被端上餐桌,帶來一場延慶美食的饕餮盛宴。(完)
白孔雀藝術世界非遺市集開張,市民在挑選工藝品。通過整合非遺技藝、藝術展覽和創意市集等多元化業態,白孔雀呈現出聚集效應,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藝術創新工作室和公眾的目光,也逐漸成為京城文化消費新熱點。白孔雀藝術世界從傳統的老式商場轉型為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非遺文化探索的實踐,更是一場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對話。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將繼續深化動畫專業教學設計與非遺文化的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動畫數字藝術的創新結合,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
2024年12月4日,盤點“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非遺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乙巳春節是版春申遺后的首個春節,讓我們一起盤點首個“非遺版”春節里的節里非遺年味。此次巡演活動不僅展示了豐富的地方民
2019臨沂民俗非遺文化廟會,將于12月6日盛大開幕,屆時會有民俗表演,抖音歌舞秀,漢服旗袍秀、舞龍舞獅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逛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2019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讓我們開啟臨沂民俗非遺文化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