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延慶區第九屆北京非遺大觀園暨2023民宿過大年活動正式啟動
“鄉”約非遺詮釋媯川故事,活態傳承延續鄉土文脈。2023年1月7日,延慶區第九屆北京非遺大觀園暨2023民宿過大年活動在延慶區八達嶺鎮石峽村正式啟動。
(活動現場照片)
活動由延慶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以“住民宿·品非遺·享生活·過大年”為主題,重點推介了延慶區十大特色文化主題村、民宿過大年相關活動,并為延慶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舉行了授牌儀式。
據悉,從1月7日到24日,延慶區將在9個鄉鎮的10個重點民宿聚集村舉行豐富多彩的非遺體驗活動,開發具有延慶區本土特色和強大市場吸引力的旅游產品,推動延慶區文化和旅游全面融合,讓游客真正體驗到文化旅游的樂趣。
(現場表演照片)
開幕式現場,延慶本土戲曲院團帶來了剛剛完成復排的河北梆子劇目《三疑記》,生動展示非遺傳承與發展的成果,獲得現場嘉賓和觀眾的交口稱贊。
(現場發布照片)
來延慶過年·十大特色文化主題村夢幻聯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璀璨成果。延慶區積極發揮非遺文化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合理利用本地非遺資源,促進文化消費與旅游消費有機結合,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新模式。
開幕式上,延慶區先后推介了北京非遺大觀園以及同期舉辦的民宿過大年、長城腳下過大年系列活動。通過特色村莊聯動,吸引廣大游客到延慶旅游。真正做到了以非遺文化為牽引,延慶文旅產業為載體,相互融合,互為支撐,互為動力。
本屆北京非遺大觀園活動覆蓋延慶區的9個鄉鎮的10個重點民宿集聚村,涵蓋“長城人家”“世園人家”“山水人家”“冬奧人家”四大品牌民宿。加強區域文化交流,延慶區、海淀區、河北張家口市、內蒙古興和縣的優秀非遺項目在活動中精彩呈現。通過非遺文化與村莊符號的有機融合,打造旅游新IP,創造新的旅游吸引物,在推動鄉村振興、傳承非遺文化的同時帶動農民就業增收。
(十大特色文化主題村照片)
石峽村——重關險隘天造就·長城腳下品川紅
岔道村——藩籬要塞居庸路·岔道秋風舞花燈
后黑龍廟村——海陀山下冬奧緣·傍依媯水好隱居
長壽嶺村——畫廊深處花田美·長壽樹下話康寧
火燒營村——倚欄觀荷聽風雨·尋味媯川好食光
姚官嶺村——葫蘆雖小藏天地·合宿風景入畫來
古城村——夷輿故城蕭后園·古城煙樹繪乾坤
南天門村——東山石湖齊仙嶺·菜食河畔覓仙居
下花園村——兩都巡幸香水園·仁宗故里待嘉賓
柳溝村——南山重鎮鳳凰城·旱船舞動展新姿
以食促旅·打造延慶美食新符號
民以食為天,美食一直是非遺和旅游中的重要要素。本屆北京非遺大觀園活動期間,延慶區整合了延慶非遺中的飲食品類,推出了“延慶非遺宴”,打造延慶美食新符號。延慶火勺、賀氏醬豬臉、永寧豆腐、三司村柏木熏肉、延慶傀儡、傳統饸饹、古法海棠汁、杏仁菜粥、黃芩茶、媯川白酒等頗具延慶地方特色的美食被端上餐桌,呈現在廣大游客面前,為大家帶來一場延慶美食的饕餮盛宴。
本次開幕式是延慶“非遺美食宴”的首次亮相。據主辦方透露,接下來將選取重點民宿經營單位進行培訓,并組合出出適合不同就餐人數的套餐,方便更多消費者品嘗。市民和游客朋友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選擇不同套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春節期間到延慶區的重點民宿品嘗“延慶非遺宴”。巍峨長城、田園風光配以地道的延慶非遺美食,帶給游客精神、物質雙重享受。
(萬達廣場現場照片)
合作共贏·文旅振興加油站擦亮“金名片”
據主辦方介紹,自2022年12月31日開始,延慶區文化和旅游局通過北京市“文旅振興加油站”延慶專場項目在通州、延慶、豐臺、槐房、樂多港等5個萬達廣場商圈,同步推介延慶優質文旅資源及非遺大觀園活動。
活動現場設置延慶文旅推介專場,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宣傳延慶區“長城、冬奧、世園”三張金名片。其中,“旅游推廣區”展示延慶區第九屆北京非遺大觀園打造的10個主題文化村,10個“延慶網紅景點打卡地”、延慶區全國重點鄉村旅游村等“四大片區”代表性景點、特色的民宿、民俗聚集區等內容;“文化推廣區”展示冬奧文化、長城文化、紅色文化等代表性文化,串聯起延慶多個品牌活動;“美食推廣區”提升延慶美食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推廣具有延地方特色的地方傳統美食、特色農副產品、飲食文化等內容。
以宿促產·延慶推出民宿過大年活動
近幾年,延慶作為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舉辦地和北京2022年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乘著冬奧、世園綠色大事的東風,依托優良的生態環境,精品民宿建設和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形成以“延慶人家”為核心的“冬奧人家”“世園人家”“長城人家”“山水人家”四大民宿品牌體系,成為首都市民京郊短途度假的極佳選擇。
兔年新春之際,延慶區繼續推出“民宿過大年”主題活動,熱熱鬧鬧的年貨市集、豐富多彩的年俗體驗、手工藝制作、美味春節大餐,為市民游客帶來充滿煙火氣的年味體驗。
井莊鎮定制私廚讓游客品味美食過大年,用一餐熱氣騰騰的家宴,滿足游客對家庭年味兒的渴望;八達嶺鎮“長城腳下過大年”,非遺舞龍、年俗體驗,年貨大集,感受中國傳統新年的文化與魅力;康莊鎮“紅火中國年”,冰嬉采摘,火樹銀花,永寧鎮逛古城,看花燈,體味團圓,冬奧冰雪小鎮張山營滑冰戲雪泡溫泉,為廣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不同主題、不同風格、不同標準的民宿套餐。以民宿為中心,宣傳延慶鄉村特色文化,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步伐。
近年來,延慶區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實現了旅游+鄉村、旅游+體育、旅游+文化等多種“旅游+”模式的深度融合,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入選首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延慶奧林匹克園區”正式命名,國際化酒店品牌集聚,民宿院落遍布各鄉鎮,文旅進一步融合發展,延慶已然成為游客心中的詩與遠方。在新的一年,延慶區將以更加積極主動、奮發有為的精神姿態,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推動延慶高質量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幸福最美冬奧城作出更大貢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非遺傳承日在互動體驗中,游客們將觸摸千年的文化脈絡,在市集的煙火氣中續寫匠心故事。在享受娛樂休閑的同時,游客們還可以在不同的院落中欣賞古琴、香文化和曹氏風箏展覽,充分體驗大觀園獨特的文化魅力。在這個五一假期,來大觀園盡情享受這場傳統與現代交
”李茜認為,中國傳統民俗手工藝品不只講究用,更講究情,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女紅被稱為母親的藝術,它們不僅美在外在,更美在內涵,每一個花紋都經過奇思妙想,每一針一線都經過手的溫度,每一件成品都飽含著濃濃的親情,“這也是中國
課堂上,石家莊學院注重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深度融合,鼓勵學生設計開發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需求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非遺傳承熱情。“當非遺走進生活,我越來越發現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美。
據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秘書長侯惠哲介紹,現在工藝美術行業分為傳統手工藝品和現代工藝品生產兩大類。普查報告顯示,我國現共有省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1787人,其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65人。一邊是現代設計藝術專業的擴招與相對過剩,一邊是工藝美術專業的
陳歆彤)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近日,南園街道南華社區以民生微實事為基礎,精心策劃并開展“老手藝,新鄰居”非遺系列文化活動。一位參與活動的居民贊嘆道:“年輕時只聽說過這些老手藝,沒想到現在能親手嘗試,既能學知識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