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廣東非遺,出發!》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編著 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牛年春節長假,您在哪里過年呢?如果是在廣東就精彩了,草龍、吊燈、豆腐大戰……嶺南年俗可是豐富又好玩!元宵節即將來臨,推薦讀者閱讀《玩轉廣東非遺,出發!》。 全書從“尋根”“節俗”“美食”“親子”四個篇章帶你感受廣東的多彩魅力,將珠江三角洲、粵東、粵北、粵西四個片區所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入文化記錄在案。該書每一章節設有概覽、景點信息、出行小TIPS、知識知多D等,讓你通過眼睛踏上旅途。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波 “行花街” “行花街”對廣東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事情。花街,顧名思義,指農歷新年前夕的“迎春花市”。“年廿八,行花街”,每年春節前,幾乎每個老廣都會到花市挑選“好意頭”的盆栽帶回家中,祈求新年行大運。 你知道各種花有什么寓意嗎?年橘象征“大吉大利”,桃花寓意來年“愛情蜜運”,百合寓意“百年好合”,銀柳寓意“有銀又有樓”,還有“金玉滿堂”更是不言而喻。 舞草龍 深圳大鵬新區南澳街道,是一方有著天然山海風光和獨特漁家風情的“凈土”。長久以來,當地人以海為伴、依海營生,獨特的生存環境下,形成了自己獨具風情的水上人家文化。 每年正月初二,漁民們割草“扎龍”“舞龍”和“送龍”,熱鬧而盛大。周邊地區群眾紛紛慕名前往。舞龍時,龍身上插滿燃燒的香火,鞭炮開道,鑼鼓齊鳴,舉龍起舞,草龍所過之處,各家各戶均以紅燭鞭炮、生果酒水相迎,場面蔚為壯觀。據說,哪家鞭炮放得多、放得響,哪家的日子就會越紅火。 火把節 隨著潮州大鑼鼓敲響,涌動的人群齊聲吆喝,隨后,火把游行隊伍如一條巨大的火龍,在人山人海的簇擁中向前游動……每年正月初六晚上,揭陽市藍城區磐東街道都會上演“陽美火把節”。這一年俗起源于對東周列國時期忠臣孝子介子推的紀念。陽美村先民們被介子推的忠孝品德所感動,建造 “介公古廟”來供奉他,并于每年正月初五至初六兩天來祭祀介子推。現如今,陽美火把節早已成為當地以及周邊地區春節期間最隆重的盛事。 煙花火龍 每年正月初十的晚上,揭陽市藍城區磐東街道的喬南、喬西等社區到處人山人海,舉行潮汕地區家喻戶曉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喬林煙花火龍。當龍口呼呼噴出火焰,龍身彩色火花飛濺,龍尾的“垂柳煙花”如瀑布飛瀉,整個世界巨龍騰空,一片絢爛。 花燈 “正月里來鬧花燈,家家戶戶迎新春。”說到花燈,不得不提河源的忠信花燈。這種集繪畫、剪紙、書法、對聯、詩詞、編織等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就像是遺落民間的宮廷藝術,美得動人。 吊燈 客家話里“燈”與“丁”諧音,因此忠信吊燈習俗是為了祈盼宗族人丁興旺。該習俗由放燈繩、買燈、迎燈、上燈、暖燈、化燈六個環節組成,每個環節時間不同,跨時長達10多天。在這期間,還會有八音鑼鼓演奏、宴請、舞龍獅等精彩活動上演。 豆腐節 “豆腐砸開花,好運常伴家”,用這句話來形容佛岡縣社岡下村的豆腐節再恰當不過了。每年正月十三下午,伴隨著鑼鼓聲、鞭炮聲,豆腐仗正式開始。人們把象征吉祥與幸福的豆腐裝在帽子、衣兜里,瞄準目標,遠擲近抹,互相追逐,整個場面熱鬧異常。如果被人們擲成大白臉,那表示你得到了滿滿的祝福哦! 年例 在粵西一帶,有一個比春節還要重要的節日,那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習俗——年例。 所謂年例,即是年年有此例。每年春節前后,時逢年例,出外的游子都會紛紛趕回老家,與家人團聚,一起“睇年例”“食年例”。游神、游燈、點燈、打醮、舞獅、舞龍、飄色、八音、武術表演、做大戲,炮竹響徹通宵,節目鬧至達旦。 宴客就是所謂的“食年例”了,這也是粵西人過年例的重頭戲。家家大擺筵席招待親朋好友,戶戶無拘無束談笑風生,美景與美食相和,好不熱鬧!目前年例(吳川年例)已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浙江桐鄉,有一家專注于蠶絲制品的品牌,名為錦泰豐,它以傳承和創新的精神,將蠶絲之美和非遺之魂融合在一起,打造了一系列高品質的蠶絲被和絲綢產品,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和尊重。只做真蠶絲,好蠶絲,是錦泰豐永遠的堅持。當苗繡遇見中秋,美不勝收的非遺
春節這幾天,全國多地旅游市場迎來開門紅。在蘇州,猜燈謎、觀舞龍、逛市集,一系列充滿年味的新春游園活動讓這里的香山景區游人如織,日均游客量是去年同期近3倍。春節期間,邂逅非遺,體驗國潮成新風。
李重慶)臘月即將到來,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鄧村鄉茶農趁著農閑加工生產白菜豆腐乳。自古以來,鄧村人就有冬儲食物的習慣,確保大雪封山時食物能自足自給,制作豆腐乳更是每個農家的必修課。除了自己吃,鄧村菜葉豆腐乳還熱銷山外,在市面上“一壇難求”。“鄧
2月2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里商鄉的一名小朋友參加里商仁燈元宵巡游。當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里商鄉舉行2023元宵節花燈巡游,為當地山鄉增添了熱鬧的元宵氛圍。2月2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里商鄉的村民參加里商仁燈元宵巡游。當日,浙江省杭州市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