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雪后陽春 惠游吉林”吉林非物質文化遺產消費節啟動儀式在吉林市萬瑞城舉行。作為全省旅游消費季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活動將成為吉林省文旅消費的新場景、新熱點,為吉林市文旅商融合發展注入新動能。
省文旅廳副廳長陳思宇,吉林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王衛東,吉林市委常委、副市長范傳宏,吉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孫秀云,吉林市副市長王石紅,吉林市政協一級巡視員李敏花出席啟動儀式。
吉林非遺消費節由省文旅廳、市政府主辦,市文廣旅局承辦。吉林市聯動四平市、通化市、白山市、遼源市,19日共同啟動吉林非遺消費節,攜手推動非遺保護與傳承,助力全省文旅經濟實現“開門紅”。
儀式上,吉林市副市長王石紅代表市政府致辭,盛情邀請廣大市民、外地游客惠游吉林,感受非遺魅力。
新興園圓籠蒸餃技藝傳承人、核心技術部經理孫琦,代表吉林市非遺項目傳承人、非遺項目經營商鋪發言。
吉林省碼上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斌,發布了非遺消費券線上運營方案。出席活動的領導共同按亮炫彩燈柱,宣布吉林非遺消費節正式啟動。
北華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風華大學生文創工作室也設立了展位,參與了此次活動。
儀式后,領導、嘉賓與眾多聞訊而來的市民,在吉林市萬瑞城的展銷區,互動體驗了吉林面人胡、烏拉梁木匠根雕、姜氏提花剪紙等10個非遺項目;在世紀廣場上,觀看了滿族和漢族秧歌、北關舞龍、朝鮮族長鼓舞和農樂舞等非遺展演;在市博物館,參觀了“城市記憶”吉林市非遺展覽、吉林隕石陳列;在豐滿區萬事發魚文化博物館,參觀了松花湖魚宴保護傳承相關展覽。
近年來,吉林市全面完善非遺保護四級名錄體系建設,共建立縣級名錄293項、市級名錄274項、省級名錄70項、國家級名錄7項,努力非遺保護與傳承中注入旅游產業文化元素,不斷擴大文化產業規模,形成了文旅商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
3月19日至3月31日,吉林市投放省級消費券70萬元,將有59個非遺項目、41家非遺項目經營商鋪參加活動。在吉林市萬瑞城的主會場“雪后陽春 惠游吉林”吉林非物質文化遺產消費節正式啟動,每天將舉辦豐富多彩的非遺展演,既有單弦、古琴、鋸琴等樂器表演,也有朝鮮族長鼓舞、象帽舞等舞蹈表演,還有評劇、京劇、東北大鼓、快板、評書等曲藝表演。在呈現獨特非遺魅力的同時,積極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新熱點,激發吉林市文旅產業發展新活力。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馬天作 關鵬 王書橋 文/攝
下一篇
關于征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公告征集韶山市級非遺項目,旨在加強韶山非遺保護工作,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文化強國、紅色韶山貢獻力量。我們鼓勵各類具有韶山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歷史價值的非遺項目積極申報。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韓靜)6月6日,衡水市景縣景州塔文化廣場上熱鬧非凡,當地舉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端午粽飄香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參與,大家品非遺、看演出,沉浸式享受一場文化盛宴。并將非遺與旅游發展、鄉村振興相結合,打造了一批非遺旅游、研學產品和
1月10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在平遙古城舉辦2025山西省“非遺賀新春”推廣活動,活動發布了《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數百項“山西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將為游客帶來一個體驗感十足的“非遺春節”。《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發布活動發布了《山西春
季亞群作為非遺手工布藝傳承人,將工作室搬入金企(北京)科技集團河北省殘疾人新業態就業創業服務基地,手把手教授聽障學員技藝。非遺布藝助殘項目不僅為殘疾人提供生計,更重塑其社會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