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非遺公開課”是由云省非遺中心主辦,地方各級非遺保護單位聯合承辦的一檔旨在深入民間,面向社會大眾,普級推廣本省非遺文化的現場訪談類節目。11月11日,文山專場選擇在“云南省十大刺繡名村”硯山縣維摩鄉白沙坡村進行現場直播。
入選公開課的3項均為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分別是:彝族刺繡、窯上陶燒制技藝和彝族弦子舞。云南非遺公開課以主持人和傳承人訪談、即興展示、網友觀眾問答互動方式進行。整堂課分三小節共計120分鐘,第一節由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王陸芬介紹彝族手工刺繡的由來、技能技法、圖騰象征以及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并進行構圖、配色、針法等現場展示。
第二節由縣級代表性傳承人劉紹慧介紹窯上制陶的歷史淵源、制作流程、存繼狀態及市場前景,現場展示制陶拉坯全過程,傳承人劉玉展示生坯塑性、雕刻填泥等技法。
第三節由州級代表性傳承人張聰海介紹彝族弦子舞的文化內涵、步伐套路、功能價值及傳承推廣情況,并現場展示了兩步弦、三步弦、抖抖弦等傳統弦子曲調和舞步。
這期云南非遺公開課分別在云南省非遺中心官方網站、云南非遺抖音號、文山文旅、硯山融媒體中心抖音號等平臺進行直播,觀眾人數累計達4.8萬人。
來源 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局編輯 龔怡丹審核 華芳END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就愛去文山 視頻號
就愛去文山 ,贊 16 關閉觀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載正在加載退出全屏視頻加載失敗,請刷新頁面再試
刷新 視頻詳情
下一篇
6月21日,在夏至日到來之際,云南省普洱市墨江縣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普+非遺”活動,慕名而來的游客與天文愛好者在墨江北回歸線標志園近距離體驗“太陽轉身”“立竿無影”等天文奇觀
一、國家級非遺簡訊彝族年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國國務院關于公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彝族年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類別:民俗;序號:1204;項目編號:X—129;項目名稱:彝族年;申報單位:四川省
登上“非遺”名錄的昆明美食(3)昆明美食--官渡餌(制作技藝)餌塊是云南特有的,也是最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昆明美食--官渡粑粑(制作技藝)
此次“技藝彩云南·相約黃浦江”系列推介活動,由云南民族博物館、吳涇鎮人民政府、上海藝術管理與文化創新緊缺人才培養基地聯合主辦,以云南非遺項目——白族扎染、傣族剪紙技藝為核心,通過圖文、視頻、動畫等形式,開展表演體驗、文創研討、課堂學習、社區
古樸盤扣非遺的手工非遺服飾 古樸盤扣非遺的紋飾華麗的花紋精細的做工盤扣非遺,領口周圍綴以金銀珠寶盤扣非遺,或飾以盤扣,頗具匠心彝族服裝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生活氣息更難得的是,彝族服裝大多為純手工打造,浸染,織布裁剪刺繡,全部都由彝人盤扣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