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由漯河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市文化館承辦的“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暨“春芽行動”漯河市文化實踐員非遺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邀請中原琴書藝術團,走進源匯區老街街道新華街社區,為社區群眾帶去了精彩的琴書表演。
非遺琴書,明清時期起源于河南東部,后來流傳到山東、江蘇和安徽北部,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馬如金老師作為漯河市第四代琴書傳承人,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經過精心研磨,不斷創新發展,把瀕臨失傳的非遺琴書發揚光大。琴書這一民間藝術,具有演唱方便、通俗易懂、高雅動聽的特點,琴書的演唱不受任何地域環境的限制,接地氣、正能量,新詞、新曲、新編、新唱。臺詞干凈、表演正派,喜怒哀樂、生動活潑、寓教于樂。
當天下午,演出還沒有開始,新華街社區的演播廳就已座無虛。演出在《樂器合奏琴書序曲》中拉開帷幕,9名演員相繼帶來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傳萬家》《文明路上把勁加》《沙澧河贊歌》《郾城知縣溫德裕拜祭許慎》等十多個精彩的節目漯河:志愿服務進社區 “非遺”琴書顯魅力,觀眾掌聲、贊嘆聲不斷。
“非遺進社區”是市文化館“春芽行動”漯河市文化實踐員志愿服務活動的一部分,旨在讓非遺文化與志愿服務相結合,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服務于人民群眾,也讓曲藝琴書更好地走進人群,沾人氣、接地氣,實現非遺活態傳承,同時進一步激發社區居民對非遺文化保護傳承的熱情。本次演出,展現了琴書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讓琴書在傳承和發展中煥發新的活力。(來源:漯河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白孔雀藝術世界非遺市集開張,市民在挑選工藝品。通過整合非遺技藝、藝術展覽和創意市集等多元化業態,白孔雀呈現出聚集效應,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藝術創新工作室和公眾的目光,也逐漸成為京城文化消費新熱點。白孔雀藝術世界從傳統的老式商場轉型為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非遺文化探索的實踐,更是一場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對話。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將繼續深化動畫專業教學設計與非遺文化的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動畫數字藝術的創新結合,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
2024年12月4日,盤點“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非遺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乙巳春節是版春申遺后的首個春節,讓我們一起盤點首個“非遺版”春節里的節里非遺年味。此次巡演活動不僅展示了豐富的地方民
2019臨沂民俗非遺文化廟會,將于12月6日盛大開幕,屆時會有民俗表演,抖音歌舞秀,漢服旗袍秀、舞龍舞獅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逛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2019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讓我們開啟臨沂民俗非遺文化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