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燕璇潮繡作品《千里江山圖》。受訪者供圖
佘燕璇潮繡作品《祥獅福虎》。受訪者供圖
謝華的潮州手拉壺作品《智慧提梁壺》。
受訪者供圖
潮州工藝美術元宇宙精品館正式在“Meta彼岸”APP上線,成為國內首個“元宇宙”地方工藝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謝華的潮州手拉壺作品《美人肩壺》《智慧提梁壺》亮相國內某數字藏品平臺,每次限量6000份均被“秒殺”;國家級非遺潮繡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佘燕璇攜手“00后”團隊計劃推出瀕危藝術數據要素平臺“云間潮藏”,在“元宇宙”中搭建一座數字“潮州府城”……
隨著“元宇宙”概念升溫,近段時間以來,潮州工藝美術行業從數字藏品入手,叩開“元宇宙”大門,運用區塊鏈等技術為非遺數字化破局開路,推動工藝美術產業轉型升級。
●南方日報記者 紀金娜
探索
工美大師初嘗甜頭
華麗精美的潮繡、巧奪天工的木雕、精致典雅的手拉朱泥壺、惟妙惟肖的麥稈畫……在“Meta彼岸”APP中,一件件潮州工藝美術數字藏品在潮州工藝美術元宇宙精品館陳列,涵蓋潮瓷、潮繡、潮雕、朱泥壺、麥稈貼畫等,并附有作者及作品相關簡介。館內首期共展出46位潮州工藝美術大師的54件精美作品,其中有24位國家級大師的作品參展。
近日,潮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與智度集團攜手打造的潮州工藝美術元宇宙精品館正式在“Meta彼岸”APP上線,成為國內首個“元宇宙”地方工藝美術館。這是潮州市借助數字技術推廣潮州工藝美術藏品的一次創新實踐,更是傳統文化與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的一次重要嘗試,標志著潮州工藝美術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數字世界發展階段,對促進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與發展,推動工藝美術產業轉型升級有著積極的意義。
在元宇宙的世界里,現實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將會被數字化,而數字藏品的出現,也實現了元宇宙世界里虛擬事物的數字化、資產化。5月16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謝華的手拉壺作品《美人肩壺》《智慧提梁壺》亮相某數字藏品平臺,兩款各限量6000份,每份售價18元,在開售后即被搶售一空。“元宇宙是一個風口,有嘗試就有機會,沒想到有這么多人喜歡。”謝華稱,通過數字藏品的方式,可以讓藏家在元宇宙中直觀感受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的獨特魅力,喚醒年輕一代對潮州文化的關注,有助于潮州非遺文化的傳承保護。
同樣初嘗甜頭的,還有國家級非遺潮繡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佘燕璇。今年3月份,佘燕璇也在某數字藏品平臺上嘗試發行了自己的潮繡作品《祥獅福虎》與《千里江山圖》。“每次幾千份產品,上線不到3分鐘就被搶光了。”佘燕璇稱,《祥獅福虎》雙面異繡系列是結合傳統的雙面繡技藝,在同一塊底料上呈現了虎獅同框的奇妙景象,以數字藏品形式呈現是對潮繡技藝的創新延續。而《千里江山圖》雙面繡宮扇擺件原作品是由佘燕璇與6名繡娘歷時10個月完成,她們將錦繡山河納入方寸之間,將壯麗河山搬到絲綢之上。佘燕璇向記者展示手機上的數字藏品,不斷放大后作品精細的針線細節清晰可見。“相比實物的價格,花29.9元就擁有《千里江山圖》的數字藏品,年輕人更愿意去購買。”佘燕璇說,在數字經濟的帶動下,不僅潮繡在全國知名度得以提升,店里的潮繡作品與文創產品的實物銷售也得到了帶動。
探尋
數字賦能帶來發展機遇
“潮州工藝美術元宇宙精品館的上線,是一次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的行動,是潮州工藝美術的破壁之行。”中共潮州市委黨校科技與文化教研室主任羅蘭帆稱,潮州工藝美術種類眾多,制作精美,但傳統宣傳營銷模式很有局限,要讓潮州工藝美術更有生命力,必須積極擁抱新時代新趨勢,借助數字技術活化潮州非遺、潮州文化,形成數字“潮”品。
“工藝美術進入元宇宙,是一種時代趨勢。”羅蘭帆稱,目前,國內幾大互聯網巨頭、故宮等博物院與敦煌、中國航天等超級文化IP紛紛入局數字藏品。數字藏品品類豐富,包括電子票證、數字圖片、音樂、視頻、3D模型、電子紀念品等。“各類文化珍寶作為數字藏品頗受歡迎。”羅蘭帆舉例稱,以阿里旗下的鯨探平臺為例,分別推出了“寶藏計劃”“關山月的藝術創作”“大美河山”等數字文化藏品。而微縮榫卯營造趙州橋、苗繡、楊柳青年畫、金石篆刻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也紛紛亮相數字藏品平臺。
羅蘭帆解釋,數字藏品是指使用區塊鏈技術,對特定的作品、藝術品生成唯一數字憑證,在保護其數字版權的基礎上,實現真實可信的數字化發行、購買、收藏和使用。“數字藏品正是元宇宙概念下的一種新玩法,實現了實物資產的數字化轉型。”羅蘭帆說,所有數字藏品都配有作品來源、作品細節、作者、非遺介紹等相關內容。消費者在平臺約定時間進行搶購,搶購成功的消費者將獲得一個唯一的區塊鏈序列號,即該藏品的“身份證”,這是作為唯一擁有人的認證。藏家可以在平臺內對所擁有的數字藏品搭建個人數字展區,也可以將擁有的數字藏品進行無償轉贈。
“數字賦能將為工美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潮州市工藝美術協會會長李炳炎稱,潮州工藝美術元宇宙精品館的上線,是潮州工藝美術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一次大膽嘗試,是落實潮州市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大力發展工藝美術,運用區塊鏈等技術為非遺數字化破局開路”的具體實踐,更是積極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有效探索。“潮州工藝美術的發展,需要更多青年在傳承中創新,元宇宙中的玩家更多集中于年輕人,這也為青年工藝美術人才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李炳炎稱,運用數字化和信息化等科技手段,對潮州工藝美術在元宇宙中進行數字化展示,以新視角和新方式進行保存與利用,可以為傳統手工藝的展示與傳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激勵更多青年工藝人創作出符合數字時代的工藝作品。
探路
需不斷摸索,也需理性應對
經過一段時間對元宇宙和數字藏品的探索后,佘燕璇團隊正在籌備推出瀕危藝術數據要素平臺“云間潮藏”。該團隊運營總監方琳媛告訴記者,“云間潮藏”不但計劃發行一系列基于潮州工藝美術與非遺IP創設的數據要素,還將在APP里接入元宇宙,搭建一座數字“潮州府城”,攜手知名“00后”設計團隊,將牌坊街、廣濟橋、潮州府衙等潮州代表元素融入其中,并結合多種非遺傳承創造線上互動體驗。“戴上VR眼鏡就能在線下身臨其境感受元宇宙的魅力,讓更多年輕人在線上體驗潮州的非遺文化與古城風光。”方琳媛說。
在非遺數字化發展方面,韓山師范學院已在積極探索。韓山師范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黃偉稱,早在2016年,韓山師范學院廣東省潮汕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就被認定為廣東省科技廳的工程中心。該中心以云計算與大數據分析、處理和應用為重點,圍繞潮汕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三維展示的浸入式虛擬現實。目前該中心已開發了許駙馬府、博物館等的三維漫游系統,在基于深度學習的風格遷移、三維數據建模、三維特征抽取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研究。
“元宇宙是新鮮事物,是數字孿生技術的一種衍生。”黃偉認為,元宇宙目前尚處于盲人摸象階段,需不斷摸索,也需理性應對。而要讓元宇宙有序、健康發展,除了關鍵技術的攻關,也要加強頂層設計和制度規范。“對于元宇宙的認知最終還是要從虛擬空間回到物理空間,其真正價值是要為人類謀福祉。”黃偉說。
潮州社科專家陳玉明長期關注潮州工藝美術產業發展,他認為,潮州要發揮中國工藝美術之都的產業優勢,搶抓元宇宙產業發展契機,構建產業驅動機制,盡快出臺元宇宙產業發展規劃,聚焦應用引領和場景驅動相融合,同時加強對核心技術創新和研發、市場交流、商業應用和拓展、人才培養和引進、融資等環節的政策扶持,為元宇宙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需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及現實世界內容進行大量改造,會推動創作、計算、體驗、決策、商業等方面的升級。而也有專家認為,元宇宙浪潮已來,但當下仍處于初探和準備階段,基礎技術支撐較弱,存在誘發經濟泡沫、隱私泄露和濫用、虛擬犯罪等風險“暗礁”,要堅持“鼓勵技術、防范風險、包容概念、支持探索、杜絕炒作”的基本邏輯,加強有效管理。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日,為深入了解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合肥工業大學經濟學院魚游智徽團隊走進黃山市歙縣汪滿田村、瞻淇村,訪問了當地著名的非遺魚燈傳承人,了解他們在數字化時代如何促進非遺魚燈的數字化轉型探索。汪滿田魚燈傳承人汪春燕講解魚燈的來源。在
推開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的朱紅大門,一場關于燕京八絕的奇幻冒險正等待著您與孩子共同開啟。北京工藝美術館只準備了這些?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誠邀您和孩子在這個春天,親手“復活”沉睡的北京非遺技藝,在展館前感受文物美學,在研學區親手傳承非遺技術,這趟
非遺在數字化技術的幫助下,在二進制的世界里有了新的模樣,歲月沉淀的文化遺產有了更多的觀眾,玲瓏壹壹也成為了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溝通者。你可能會好奇玲瓏壹壹的形象為什么是只小松鼠?地球上最后的一只紫色松鼠?那么,第一步是如何提前獲得這款可愛的
廣州市級剪紙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著名工藝美術大師韓艷把自己編著出版的廣東省首本剪紙歷史著作《廣州剪紙非遺史》現場捐贈給了海珠區全區的中小學校和文化單位。廣州剪紙是嶺南文化藝術瑰寶,是廣東傳統工藝美術廣東剪紙的主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