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潘怡雯 陳軼東
昨晚,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杭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杭州市臨平區人民政府、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承辦的2023 年“薪傳好時光·浙里幸福年”浙江省非遺春晚系列活動在塘棲鎮丁山河村“幸福的院子”拉開帷幕。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陳廣勝,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長陳瑾等宣布活動啟幕,區委副書記、區長施華淼作現場致辭,區領導沈威、王艷勤參加。
2023年“薪傳好時光·浙里幸福年”浙江省非遺春晚系列活動是2023年浙江省“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系列活動之一,設置了晚會演出、美好生活市集、非遺美食現場制作品嘗等眾多精彩節目和體驗環節,讓市民們在嘗年味、賞年俗、購年禮之余,盡享非遺魅力。
活動舉辦地“幸福的院子”,也叫“塘棲百匠”非遺工坊。啟動儀式前,與會嘉賓參觀百匠工坊、游覽非遺手作,對“塘棲百匠”非遺工坊表示贊許。據了解,自建成以來,該工坊通過集聚手藝人,激活老行當,目前已集結清水絲綿制作技藝、運河船民習俗、傳統茶食制作技藝等30多種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取得了一系列經濟和社會效益,助力鄉村共富。
施華淼在致辭中表示,臨平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孕育了眾多名人名家,是蘇東坡詩中“迎客西來送客行”的杭州東北門戶,也是近代文學大師豐子愷筆下的“江南佳麗地”。近年來,臨平區不斷加強文化建設與創新、深化文旅融合發展,成功創建省級文旅產業融合試驗區,公共文化服務現代化發展指數位列杭州市第一。在保護和傳承非遺工作方面,臨平積極開展地域特色鮮明的新時代非遺保護實踐,創新推出“臨平區非遺美育工程”“非遺未來空間”等工作載體,并伴隨省級大運河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的成功創建,非遺保護工作踏上整體性、系統化保護新臺階。下一步,臨平將繼續深入推進新時代文化臨平工程建設,深度聚焦惠民利民,著力構建“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持續優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性保護與創造性轉化,加快推動“文旅消費品牌創建行動”落地實施,全力打造“文化共富”臨平樣板。
活動現場宣布浙江“非遺在線”數字應用正式上線。
省、市、區文旅部門相關負責人,省市非遺專家、非遺傳承人代表,塘棲鎮及村社負責人、一線崗位代表、村民代表等參加活動。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
白孔雀藝術世界非遺市集開張,市民在挑選工藝品。通過整合非遺技藝、藝術展覽和創意市集等多元化業態,白孔雀呈現出聚集效應,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藝術創新工作室和公眾的目光,也逐漸成為京城文化消費新熱點。白孔雀藝術世界從傳統的老式商場轉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