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周存 通訊員/粵文旅宣) 春節臨近,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主辦的2023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于1月14日正式啟動。
1月14日(農歷臘月廿三)至2月5日(農歷正月十五)期間,廣東省以獅舞、龍舞、剪紙、燈彩、花市、燈會等與年文化相關的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為依托,開展非遺展示展演展銷、參觀互動體驗等傳承實踐和惠民活動,如廣州市迎春花市、佛山祖廟博物館“飛鴻獅舞賀新春”“萬福粵韻迎新年”活動、潮州市“千年神韻大美潮州——2023潮州古城花燈燈展”、中山西區街道“龍舞(醉龍)迎春巡游”等等。同時,精心拍攝與過年習俗相關非遺項目短視頻并通過抖音、快手、視頻號、微博等平臺廣泛宣傳。
據不完全統計,春節期間全省將舉辦非遺傳承實踐相關活動近600場,讓非遺進一步融入家庭團聚、親情互動和社區交流,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文化大餐”、品味“非遺年味”、參與非遺互動,滿足群眾節日文化需求,營造歡樂喜慶的傳統中國年氛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非遺系統性保護。
精彩活動速覽
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節慶“嘆”非遺系列活動走進永慶坊
時間:2023年1月14日
地點:永慶坊(非遺街區及粵劇藝術博物館片區)
活動邀請剪紙、木版年畫、燈彩等與年文化相關的非遺項目,結合廣州永慶坊(非遺街區與粵劇藝術博物館片區)歷史沉淀與時尚潮流互融共生的環境氛圍,營造“非遺過大年”的濃厚節日氛圍;邀請地方年節食品、年節工藝類項目參與活動,營造非遺傳統年味,展示傳統工藝的時尚化、國潮化表達,展現非遺連結現代生活,給廣大游客帶來非遺互動新體驗,不斷提升游客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同時,開啟非遺小記者“云游非遺嘉年華”直播間,以“趕大集買年貨”“節慶嘆非遺”“文化進萬家”等不同角度介紹廣東地方特色非遺,展示廣東非遺的時代新彩。
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節慶“嘆”非遺系列活動走進廣州塔
計劃時間:2023年2月5日(元宵節)
活動在廣州塔一層商場中庭舉辦,邀請省內各地市相關的燈彩、彩扎等元宵節相關項目及地方元宵特色非遺年貨、鄉村振興、鄉村旅游相關非遺項目參與展示展銷展演,營造寓意年年登高、閨家團圓的節日氛圍。向各地游客展現廣東非遺好物,展示廣東獨具韻味的元宵節文化生活,突顯非遺賦能鄉村振興、豐富群眾節日生活、增強鄉愁情感共鳴的積極作用。幸運參與者還將有機會獲得免費登塔名額。
廣州迎春行花街
計劃時間:2023年1月19日至21日
行花街,又稱迎春花市,是廣府地區春節前夕規模最大的一項民俗活動。每年農歷臘月廿八至除夕夜之間,人們聚集在廣州各區迎春花市等特定場所,進行以花卉為主要載體、以年俗文化、花卉文化、商貿文化為主要內容的辭舊迎新、祈福賀歲活動。
廣州市文化館新館開館非遺系列演出
計劃時間:2023年1月17日、1月26日
廣州市文化館新館進行嶺南古琴藝術、粵語、武術+醒獅專場、非遺舞蹈(水族舞)、廣州咸水歌、廣州客家山歌專場、廣東漢樂、廣東音樂展演(以上表演具體待定)。
2023廣州西關民俗嘉年華活動
計劃時間:2023年1月16日至25日
活動設在粵劇藝術博物館園區及外圍區域,包括包括“開油鑊炸油角”年俗活動、非遺文創市集、“粵學粵樂”粵劇表演體驗、化戲妝穿戲服體驗、手工制作體驗、筆墨迎春送萬福、粵劇粵曲展演等內容。
第十三屆佛山(禪城)嶺南年俗歡樂節開幕式暨“出彩嶺南光耀佛山”古鎮燈會啟動儀式
計劃時間:2023年1月17日
活動在佛山嶺南天地將嶺南年俗歡樂節開幕式與“出彩嶺南光耀佛山”古鎮燈會相結合,以四大主題嶺南年俗元素貫穿整場活動,逛花街、行通濟、賞燈會、接財神等走鬼檔商販與展位動態結合,叫賣吆喝,展現年俗燈會熱鬧喜慶氛圍,重溫佛山傳統年俗文化魅力。
飛鴻獅舞賀新春,萬福粵韻迎新年
計劃時間:2023年1月22日-28日(年初一至年初七)
在佛山市祖廟博物館舉行廣東醒獅表演和粵劇表演。
千年神韻·大美潮州——2023年潮州古城花燈展
計劃時間:2023年1月19日(臘月二十八)-2月6日(正月十六)
活動將圍繞“城-街-園”進行布局,主要展示本地非遺精品花燈及全民參與花燈制作展。充分提取潮州傳統花燈和時代元素,打造游覽和參與相結合的沉浸式體驗,讓新春的潮州古城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歡度佳節的文化勝地。
中山黃圃麒麟舞新春巡游團拜活動
計劃時間:2023年1月22、23日
中山市黃圃鎮計劃于2023年正月初一、初二期間舉辦黃圃麒麟舞新春巡游團拜活動。通過舉辦麒麟舞大巡游活動向群眾展現麒麟舞傳統民俗的魅力,同時增進民間文體活動交流、增添節日喜慶氣氛,將新春祝福送到每家每戶。
2023年春節醒獅匯演(珠海)
計劃時間:2023年1月23日
珠海斗門區文化館計劃在乾務梁氏大宗祠舉辦春節醒獅匯演,匯演由8個節目組成,每個節目由各醒獅隊出獅,節目以斗獅比彩的形式進行,活動有群獅,雙獅。
“喜慶花燈鬧元宵·鄉村振興綻新花”河源市2023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
計劃時間:2023年2月2日
活動采取直播的形式,以國家級非遺項目忠信花燈為載體,將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忠信吊燈習俗中的上燈程序呈現給廣大人民群眾,同時宣傳鄉村振興帶來的新面貌新氣象。
視頻直播家鄉年——茂名年俗
計劃時間:2023年1月22日-25日
茂名市文化館將進行4個非遺代表性項目(冼夫人信俗、年例、電城炒米餅制作技藝、阿朱家籺制作技藝)視頻展播,展示茂名年味非遺。
普寧市2023年春節市區巡游文娛活動
計劃時間:1月23日(正月初二)
在揭陽普寧市區將組織開展巡游文娛活動,進行獅舞、英歌舞、潮州大鑼鼓等非遺代表性項目展示展演。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舉報/反饋
下一篇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
白孔雀藝術世界非遺市集開張,市民在挑選工藝品。通過整合非遺技藝、藝術展覽和創意市集等多元化業態,白孔雀呈現出聚集效應,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藝術創新工作室和公眾的目光,也逐漸成為京城文化消費新熱點。白孔雀藝術世界從傳統的老式商場轉型為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非遺文化探索的實踐,更是一場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對話。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將繼續深化動畫專業教學設計與非遺文化的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動畫數字藝術的創新結合,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