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兆娥的“冰墩墩”和“雪容融”剪紙作品。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銀川2月20日電 題:寧夏“非遺人”助力冬奧“放大招”
中新網記者 于晶
當冬奧遇上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種怎樣的體驗?連日來,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用一雙雙巧手,塑造出一件件令人贊嘆的作品,為這場“家門口的盛會”加油喝彩,在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的同時,讓大家感受非遺魅力!
剪紙“剪”出“冬奧情”
一把剪刀、幾張彩紙,手指翻轉間,可愛的“冰墩墩”和“雪容融”便躍然紙上……2月20日,在寧夏銀川市國家級非遺剪紙項目傳承人伏兆娥的工作室,她正在給小朋友們講解“冬奧”吉祥物的剪法及需要注意的細節。
從孩子們的剪紙作品中,可以看到滑雪、花樣滑冰、奧運會徽等元素,學生們在感受剪紙文化魅力的同時,可以更多地了解冬奧、走進冬奧、助力冬奧。
伏兆娥告訴記者,她時刻關注著冬奧賽事,感受了各國選手在賽場上超越自我的奧運風采,于是萌生了用剪紙藝術助力冬奧的想法,生動有趣地展現運動員風采。
談及對于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揚,伏兆娥認為,充分挖掘非遺的潛在內涵和經濟價值,開發適合現代口味的表現形式,才能讓古老的民間藝術找到自己的市場和空間。
皮里乾坤“繪”冬奧
“它看起來是畫的,其實是凹凹凸凸的,有種3D的感覺,我很想學。”2月20日,寧夏銀川市,孩子們熱情高漲,爭先感受寧夏皮雕的非遺魅力。
“冬奧讓大眾對冰雪運動熱情高漲,可愛的‘冰墩墩’更是讓人愛不釋手。于是很多手藝人利用自己的手藝技法制作‘冰墩墩’。我就在想能不能用皮雕工藝制作,經過幾次試驗摸索,終于用皮雕把‘冰墩墩’制作出來了。”自治區級皮雕項目非遺傳承人郭靖說寧夏“非遺人”助力冬奧“放大招”,“希望用這種方法讓更多人了解、學習甚至愛上皮雕,也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也把我們的非遺文化發揚光大。”
巧手捏制“冬奧夢”
眼下,北京冬奧會即將閉幕,吉祥物“冰墩墩”的熱度仍然只增不減,風靡全球。銀川市級面塑項目傳承人馮剛,正在家中專心致志地“捏面人”。他希望通過面塑這個形式把大家喜歡的造型再次呈現出來。
馮剛以面為主料,調入不同的色彩顏料,通過搓、捏、切、劃等不同手法,用一把刻刀,制作出憨厚可愛的面塑“冰墩墩”和“雪容融”,為冬奧助力增威。
馮剛表示,接下來他準備以中國的冬奧運動員為題材,如武大靖、谷愛凌等人,捏一系列人物,并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向更多人特別是青少年朋友普及面塑藝術、冰雪運動知識和奧林匹克精神。“如果說冬奧元素使得我手中的面人變得血肉豐滿,那么奧林匹克精神必將為古老的非遺文化注入嶄新的靈魂。”馮剛說。
冬奧遇上非遺,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延伸,也是“匠人”精神的薪火相傳,同時通過文化的紐帶聯結起了中國與世界,相信在這個多元文化交融互動的體育平臺上,冰雪奧運將續寫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篇章。(完)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
1月26日至2月3日,安徽供銷年貨大集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2號館舉行,在1000多家商戶中,非遺手作專區格外受到歡迎。安徽省合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廬陽剪紙傳承人楊曉紅正在制作一個立體的春字剪紙。”除了單張的剪紙,還有將剪紙封在陶瓷杯、保溫
日照城投惠佳商超負責人徐英杰從大眾網日照了解到魚燈的銷售困境,城投惠佳商超積極采購200只非遺魚燈,19家門店的店長進行接龍售賣,一起助力守護日照傳統非遺,為這一傳統手藝帶來了新的生機。在商超的助力下,非遺魚燈的銷售逐漸走出了困境,重新煥發
期間,抖音電商將陸續開設“煥新非遺”“風味湖南”等特色專區,助力非遺手工藝品、特色農產品銷售,注重買賣背后的社會價值創造。618大促正值“非遺購物節”,抖音電商“看見手藝計劃”將推出“煥新非遺”活動專區,打造主題直播間、商城好物等多個版塊,
此外,社區志愿者為居民帶來了泉州簪花的非遺體驗活動。泉州簪花,也被稱為“簪花圍”,是福建省泉州市埔村的一種特別的非遺技藝,一種融合了時光韻味與匠人匠心的精美發飾。